成立僅三年已積累16項自主知識產權,科研實力穩步增強 金雷重裝為風機主軸“減重”30噸
□ 本報記者 楊珂 李廣寅
8月29日,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園里的山東金雷新能源重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雷重裝”)生產車間內一派繁忙景象,工人們正專注有序地制造風機核心部件,數十噸重的風機軸承座在技術人員與工業機器人的高效協作下逐步成型。
“我們應用了精密鑄造、精密加工和機器人噴涂等先進工藝,系統提升產品的智能化與數字化水平。”公司工作人員劉鳳偉告訴記者,目前該生產線正全力為風電整機客戶趕制風機軸承座,這類產品是海上風電機組的核心組成部分。
支撐企業連續生產、產能持續釋放的堅實基礎,源于手中充裕的訂單資源。劉鳳偉說,公司正穩步推進2025年實現年產10萬噸產能的目標,目前在手訂單的生產任務排期已延續至明年。
作為國內風機主軸制造領域的龍頭企業,金雷重裝今年延續強勁發展態勢,主營產品憑借卓越的質量穩定性和高效的交付能力,批量供應國內外各大風電場。公司主營的5MW—30MW高端風電軸系產品及大型海上風電鑄件,已成為西門子·歌美颯等全球頭部風電整機制造商的重點采購產品。
風機主軸不同于普通工業產品,由于地域、風力、風向等復雜因素的疊加,每位客戶的需求都可說是“獨一無二”的,“定制服務”考驗的是企業的研發實力。
今年5月,公司技術部部長張帥接到一項關鍵任務——為國內某整機商定制開發25兆瓦風機主軸。“按傳統工藝,該產品單重約80噸,但客戶明確提出了嚴苛的輕量化要求。”張帥坦言,主軸結構復雜,要實現大幅減重絕非易事。
面對挑戰,張帥帶領近百人的年輕研發團隊開展集中攻堅,從材料強度、加工精度到質量穩定性逐一突破。歷經一個多月,團隊最終成功將主軸重量降至50噸左右,實現大幅“瘦身”。同時,該產品在抗拉強度、屈服強度、斷后伸長率等多項關鍵指標上均領先國內同類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以每噸節約一萬元成本估算,這一項就為客戶省下30萬元。”看著新產品在生產線上逐漸成型,張帥說。
如今,隨著科研實力的穩步增強與市場影響力的持續擴大,成立僅三年的金雷重裝已積累起16項自主知識產權,筑牢了技術“護城河”,企業不僅在國內風電領域站穩腳跟,更與遠景能源、東方電氣、運達股份、中船海裝等數十家行業巨頭攜手,構建起覆蓋國內外市場的強大合作網絡。
- 政能量丨16條措施加力穩經濟,山東發布第三批政策清單
- 青島今天多云轉陰有中雨并伴有雷電,今天最高氣溫30℃,最低氣溫26℃
- 山東出臺2025年第三批政策清單,16條政策聚焦服務業發展、項目建設、助企紓困
- 劇痛30天!老人患帶狀皰疹,“一針”下去,疼痛評分從10分降到2分
- 濰坊高新區清池街道社區劃分調整 12個社區調整為16個社區
- 科學減重,健康生活——“管住嘴 邁開腿”外 還有哪些解決方案?
- 銘記歷史|16歲臨危受命送情報,當兵6年身負13處傷!老兵于相竹的赤膽忠心報國路
- 30名“優質相親女”被抓
- 【銳執有濰·亮劍龍城】諸城法院開展2025年第30次集中執行行動
- 青島啟動2026年市辦實事項目征集 時間截至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