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王學義
購買社會公眾安全險是一次有益嘗試,也是積極的服務創新。其成果可以促進相關部門提升保險意識,嘗試在更多領域引入商業保險轉移風險,進一步放大保險的社會穩定器作用,努力轉變政府職能,加強社會治理能力,提升民眾的獲得感。 8月13日,一場狂風暴雨襲擊青島,從濟寧來青的3位游客被樹木砸傷。承保市南區政府救助保險的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市分公司接報案后,本著快速處理,先行賠付的原則,先行足額給付醫藥費2萬元,得到傷者家屬的感謝和認可。據悉,這是市南區第一例享受安全險賠付的外地游客。 出來旅游本是件高興的事,誰知3位游客卻遭遇“飛來橫禍”,無疑令人同情。以往,發生類似新聞時,與之相關聯的往往是投訴無門以及一系列艱難的維權程序。然而在青島市南區,呈現的卻是截然不同的場景。隨著保險公司快速介入,先行賠付,游客的問題得到及時解決,身心得到了撫慰,一切都順理成章地步入良性軌道。
這一事件再次證明了社會公眾安全險的重要性。今年4月13日,市南區投入820萬元,為居住或進入該區的所有人員、所有居民住房及其相關財產,購買了社會公眾安全險,構建起普惠性、無差別的社會風險預防化解保障體系。社會公眾安全險項目啟動以來,已受理報案132起、賠付128起,金額達40萬元。
由政府購買社會公眾安全險,乃是政府購買服務,能放大財政資金效率,以最低的保費來提供高額保障,對緩解政府資金壓力,提高行政效率作用顯著。而且,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減輕政府的管理壓力。保險公司大都有豐富的理賠經驗,往往擅于抓要領,直接介入事后賠償和善后處理,更便于解受益人的燃眉之急。
在全域旅游的當下,社會公眾安全險對提升城市形象也大有裨益。相信此次受傷的3位游客,在事件得到妥善處理后,會對青島留下良好印象。事實上,隨著全域旅游時代到來,游客越來越多,且不再局限于各大景點,發生事故的幾率難免有所增加。而作為旅游城市,很多事故容易與旅游“聯想”到一起。社會公眾安全險在某種程度上為城市增加了一道防線,有利于在第一時間化解問題。
當然,作為政府部門,還要對相關保險公司進行全方位監督。必須督促其嚴格遵照合同辦事,確保資金及時撥付到位,縮短處理周期,保護受益人的合法權益。
購買社會公眾安全險是一次有益嘗試,也是積極的服務創新。其成果可以促進相關部門提升保險意識,嘗試在更多領域引入商業保險轉移風險,進一步放大保險的社會穩定器作用,努力轉變政府職能,加強社會治理能力,提升民眾的獲得感。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www.aiborain.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