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都市報3月7日訊(記者 王媛)從給寶寶添加輔食開始,寶寶專用餐具的質量安全就成了爸爸媽媽們最大的擔憂。7日,山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通報了
青島口岸最新查獲的一起
日本進口
嬰兒餐具質檢
不合格案,借“3·15”維權日的時機,該局還首次公開了檢驗檢疫部門是如何截住進口“有毒”餐具的。
據山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公布的案情細節,1月份,一批從日本進口的嬰兒餐具抵達青島口岸,數量共計10箱,貨值50400日元。青島檢驗檢疫局在檢驗后發現,這批嬰兒餐具的蒸發殘渣(4%乙酸)檢測結果為18mg/L,不符合國家標準《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用橡膠改性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成型品衛生標準》中“ 蒸發殘渣(4%乙酸)≤15mg/L”的限量要求。
采訪中,山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向記者出具了另一份統計數字,2013年至今,山東口岸共檢驗進口食品接觸產品 762批,貨值1246.4萬美元,從46批次的進口炊具、餐具、兒童用餐具中檢出重金屬、熒光物質、蒸發殘渣超標以及物理安全等問題。其中,從3批次兒童用刀叉、奶瓶等餐具中檢出蒸發殘渣超標、脫色試驗陽性等問題。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