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海臨風丨答好每個人的“愛的作業”
半島評論員 高書華
寒潮洶涌,滴水成冰,但寒冷無法阻擋“愛的作業”帶來的暖流。昨日上午,“愛的作業”感人故事登上了央視,引發新的感動熱潮。在即墨,學習楊老師的熱潮剛剛興起:即墨區教體局發出向楊升燕老師等師德典范學習的倡議;楊老師所在的學校更是召開座談會,組織年輕老師向楊老師學習……
400多份愛的作業,讓人嗅到了楊老師靈魂里散發的師德芳香。就像楊老師所在小學的年輕老師說的那樣:雖然每天布置“作業”是一件很小的事,但是能夠持之以恒地堅持下來,讓人非常敬佩。壯年得重疾,于杜鹍鵬而言是不幸的,但有了楊老師的眷顧,他又是幸運和幸福的,還有誰能畢業28年之后再被老師教一次,體會那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感召?
大愛無聲,師愛永恒。近有楊升燕老師,遠有翻墻救人的崔金華老師,即墨好老師不斷涌現。老師們以身作則,用師德迸發出強大的感染力和傳播力,踐行著愛與責任,當得起“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榮譽稱號。以榜樣為范本,就可以在每個人心中投下燎原的火種,如果大家都能完成自己的“愛的作業”,社會上的戾氣一定會越來越少,動人的場景將會越來越多。
年輕教師們以楊老師為標桿,教書育人,必將會產生更多“愛的作業”;有社會責任感的愛心企業,知道杜鯤鵬的感人事跡后,送來了崗位,答好了“愛的作業”。
斑馬線上,小萌童對讓行的公交司機鞠躬行禮,暖到無數網友,公交司機答出了“愛的作業”。雪地里公交車打滑,上不去坡,上百人變身推車俠,一起推車,是“愛的作業”。血庫告急,你主動擼起袖子去獻血,也是“愛的作業”。企業家勇擔社會責任,救助困難群體,更是“愛的作業”。
開車在路上,不搶行,不開斗氣車,行至斑馬線禮讓行人,讓交通更加文明,是私家車司機們需要完成的“愛的作業”。的士司機不繞路、不挑活,主動向游客介紹城市的景點,擦亮青島的旅游窗口,又是一份“愛的作業”。
對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耐心地引導他們學會智能設備,或者專門開設人工窗口辦理業務;如果是不屬于自己辦理的業務,告訴對方誰辦理、怎樣辦,讓對方心里有數,這是各辦事窗口需要完成的“愛的作業”。
工作時多一些耐心,做傾聽者,對居民遇到的難題,像解決自家事一樣跑前跑后,讓居民和社區的關系更加和諧融洽,是社區工作人員答出的一份優秀的“愛的作業”。
愛的作業還有很多很多……
楊老師的“愛的作業”之所以能如此打動人,就在于她是用細微的不懈的愛澆灌了善之花,最終結出豐碩的果實——讓杜鹍鵬語言功能逐漸恢復。也許你也在默默努力,踐行著愛和責任,但并不見有多大起色,請不必在意,在你心里有愛并為之堅持的那一刻起,你便答出了一份合格的“愛的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