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時評:直播帶貨 最終還得走內涵發展之路
喬杉
“老羅居然直播賣小米手機了!”4月1日晚的抖音直播間,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進行直播首秀,引發數千萬人圍觀,交易額超1.1億元。(4月2日新華社)
從數據上看,羅永浩這次帶貨是十分成功的。有一些自媒體不知是羨慕還是真的不屑,說羅永浩墮落了。這話不對,且不說直播帶貨并不是墮落,就說一個人為了生活努力打拼,只要不違反法律,不背離道德,哪怕彎腰的姿勢看起來不那么光鮮,但也一點不可恥。對于這次羅永浩帶貨,真正值得思考的是,這是否就意味著整個行業春天的到來?
“羅主播”一夜爆紅,其實并不奇怪。首先,羅永浩自帶流量,有著強大的粉絲基礎。其次,抖音平臺出于自身利益考慮,也給予了巨大的流量支持。而薇婭和李佳琦的成功,也有著各自平臺精心考慮的因素。對于其他人來說,首先并不具有羅永浩的條件,其次平臺這么大力度的支持,也只可能用在部分人身上,不可能“雨露均沾”。事實上,此前也有一些明星進入直播帶貨行業,但并沒有獲得成功。
對于互聯網,很多人都相信“站在風口,連豬都會飛起來”,但可能忽視了幾個問題。一來,大多數有風來襲,都不是真正風口;二來,站在了風口,大多數人也飛不起來;三來,即便一時飛起來了,很多人也會迅速跌落。直播帶貨并不算是一種重大模式創新,更談不上基礎創新,這是一種粉絲經濟,有著嚴重的頭部特點。這個行業會產生一些頭部主播,每個平臺也都需要自己的標識,但不可能太多;這個行業也不是有粉絲就行,更不是能說會道就行,需要內涵的支撐。
從這一意義上講,羅永浩帶貨不代表行業春天來了。事實上,這個行業的危機已經產生了。3月31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直播電商購物消費者滿意度在線調查報告》顯示,有37.3%的受訪消費者在直播購物中遇到過消費問題。就連一些頭部主播,也經常面臨質疑。直播帶貨也是商品推銷,最多就是加上明星的光環效應,也得認價廉物美、以誠待人的市場規則。一旦把內涵丟了,無論是主播還是行業,都不可能走得太遠。
- 半島V視|90年前的青島,近60萬人不是在鐵展上,就是在去鐵展的路上
- 半島V視|人文交流+產業合作!這座“橋”,從青島飛架東盟
- 山海時評|全民反詐宣傳:要從“小切口”打開“大局面”
- 山海時評 | 政策“組合拳”出擊,為山東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 直播“達”開眼界一石上史詩,探秘“中國漢代第一祠”
- 半島聚焦丨歐洲最高46.6℃,日本經歷有記錄以來最熱6月!極端高溫今年為何更早、更猛?
- 山海時評丨青島“一元暢行”:以小見大,惠民不止
- 短視頻直播催生174個新職業 今年直播電商市場規模或將突破4.5萬億元
- 3小時53分!青煙威半島環行動車開行,半島記者全程體驗首發列車
- 山海時評丨高考志愿填報:人生路口的關鍵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