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時評:對“不規范堂食”須強化規則意識
豐收
近期很多地方的購物中心逐漸開放堂食,逛商場下館子的人越來越多。不少商圈里“煙火氣”彌漫的同時秩序井然。但有些商場的就餐管理和平時無異,不少消費者也放松了警惕,擅自將餐廳內的單人座變成雙人座,面對面、頭頂頭就餐的現象仍然時有出現。一桌坐幾人愁壞了商家,也讓不少人感到擔心。(3月24日《北京日報》)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和餐飲行業恢復堂食,“宅”家近兩個月的市民也紛紛走出家門,走進餐館。從不少商圈彌漫的“煙火氣”和餐飲區熱鬧場景來看,市民外出消費欲望比較強烈,這有助于餐飲業盡快復蘇。從報道看,多數餐館秩序井然,但少數餐館從商家到消費者都放松了警惕,這種現象要引起重視。
商家放松警惕主要表現是,沒有嚴格按照有關部門發布的規定實行特殊管理。而消費者放松警惕表現在,扎堆兒就餐、面對面就餐等現象屢見不鮮,而“疫情防控指引”則提示,不得面對面就餐,3人以上要分桌。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商家、消費者缺規則意識。
雖說“疫情防控指引”不是有強制性的法律,但也是特殊時期的一種規則。商家遵守這種規則,既是落實主體防控責任,也是保護消費者生命健康權益。消費者遵守規則,從小處來說有利于保護自己,從大處來說有利于防疫大局。但遺憾的是某些商家和消費者忽略了規則,對此,我們不僅要反思原因,也要拿出相應對策。
對于不遵守疫情防控指引的商家,從消費者到監管者都應該說“不”。當消費者對這類商家用腳投票,就會倒逼商家管理規范化。同時,從商場管理者到有關部門,都應該監督商家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
對不遵守規則的消費者,商家并非沒有辦法。有商家為難地說,“我們最多也只能提示,但沒法強制客人分桌。”其實,如果提示失效,商家可以拒絕提供服務。因為消費者“不規范聚餐”對商家來說潛伏著風險,假如確診病例與某家餐館有關,不僅商家面臨停業風險,還面臨失責處罰。也就是說,可以通過互相制約倒逼雙方都遵守規則。
- 半島V視|90年前的青島,近60萬人不是在鐵展上,就是在去鐵展的路上
- 半島V視|人文交流+產業合作!這座“橋”,從青島飛架東盟
- 山海時評|全民反詐宣傳:要從“小切口”打開“大局面”
- 山海時評 | 政策“組合拳”出擊,為山東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 國家藥監局:強化肉毒素監管,嚴防流入非法渠道
- 半島聚焦丨歐洲最高46.6℃,日本經歷有記錄以來最熱6月!極端高溫今年為何更早、更猛?
- 諸城市住建局召開物業企業經理會議——強化安全管理提升服務效能
- 山海時評丨青島“一元暢行”:以小見大,惠民不止
- 3小時53分!青煙威半島環行動車開行,半島記者全程體驗首發列車
- 山海時評丨高考志愿填報:人生路口的關鍵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