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時評:鴻茅藥業的“社會責任”獎,咋拿到的?
秋實
12月21日,由中國中藥協會主辦的“2019中國中藥創新發展論壇暨《中國中藥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會”在北京舉行。鴻茅藥業、鴻茅藥業副總裁分別榮獲“2018年度履行社會責任明星企業”和“2018年度履行社會責任年度人物獎”榮譽稱號。(12月24日新華網)
假如僅看部分指標,鴻茅藥業當然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從鴻茅藥業副總裁鮑東奇當天的獲獎發言來看,2018年該企業在標準化建設、質量與創新、精準扶貧、社會公益等方面的確有所建樹,履行了一定的社會責任。然而,衡量一家企業不能僅看好的一面,無視不好的另一面,否則就會以偏概全,得出錯誤結論。假如用這種方式衡量企業,即使聲譽再差的企業,也可能因為存在一些長處而得到相應獎項。假如評獎可以偏聽一面之詞,不加全面衡量,那么獎項就很難令公眾信服。
此外,中藥協會所頒發獎項為“履行社會責任明星企業獎”,這就意味著,獲此殊榮的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堪稱楷模。既然屬于社會責任方面的獎項,社會反應理應成為重要衡量指標,否則就會名不符實。假如一家企業的社會反應不佳,企業卻仍然獲獎,那么其評選方式就難免引人質疑。
在很多人心目中,鴻茅藥業一度深陷于負面輿論之中。受“跨省追捕”、多次違法和涉嫌夸大宣傳等事件影響,2018年鴻茅藥業的社會評價可謂跌入谷底,但恰恰是這一年,鴻茅藥業卻榮獲“履行社會責任明星企業獎”。名與實之間反差如此之大,讓人懷疑這是否是一種黑色幽默。
其實,最近一段時間,鴻茅藥業連獲大獎。比如,上個月鴻茅藥業就榮獲了“金駝峰獎”當中的“絲路先鋒獎”,而設置“金駝峰獎”目的,是為了發掘富有創造精神,兼具行業示范性、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影響力的優秀商協會、優秀企業及典型人物。這兩個獎項的共同點是“社會責任”,不難看出,鴻茅藥業很在意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贏得社會肯定,這恰恰也是近年來鴻茅藥業失分最多的方面,缺什么補什么的意味濃厚。
鴻茅藥業想盡快扭轉社會聲譽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重塑形象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經歷艱苦的努力,希望通過拿幾個獎就實現“大逆轉”,無異于拔苗助長。重塑口碑的合理步驟是,先斬斷不良做法的尾巴,再壯實誠信經營的身體,這樣的治理思路,也許才是鴻茅藥業“翻身仗”的正確打法。
- 半島V視|人文交流+產業合作!這座“橋”,從青島飛架東盟
- 山海時評|全民反詐宣傳:要從“小切口”打開“大局面”
- 山海時評 | 政策“組合拳”出擊,為山東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 半島聚焦丨歐洲最高46.6℃,日本經歷有記錄以來最熱6月!極端高溫今年為何更早、更猛?
- 山海時評丨青島“一元暢行”:以小見大,惠民不止
- 3小時53分!青煙威半島環行動車開行,半島記者全程體驗首發列車
- 山海時評丨高考志愿填報:人生路口的關鍵抉擇
- 半島涂圖丨真“金榜題名”!古代的“金榜”長啥樣?
- 展館內喂奶被趕出:異化的“規定” 何需尊重丨九派時評
- 踐行金融為民初心 彰顯保險責任擔當——富德生命人壽“小海豚計劃”獲評社會責任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