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閱兵民兵方隊中有3名來自青島農業大學的女學生
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
45個方(梯)隊在黨旗、國旗、軍旗引領下,按照實戰化、模塊化、體系化編組,三軍浩蕩,聲如千騎疾。在45個方(梯)隊中,有代表全國廣大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的民兵方隊,在民兵方隊中有3名來自青島農業大學的女學生,她們展現了青島女大學生的英姿颯爽和豪邁風采。
這三名女學生分別是,青島農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2023級本科生齊李晨擔任民兵方隊隊員兼教練員,人文社會科學學院2022級本科生劉容秀、理學與信息科學學院2016級畢業生徐月作為民兵方隊隊員,她們接受祖國和人民檢閱,展現青島農大學子的巾幗風采。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2023級本科生 齊李晨
齊李晨
齊李晨,2019年9月入伍,經過層層選拔,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司禮大隊的一員。服役期間,作為軍種分隊長,帶領女兵方隊參加儀仗司禮任務40余場,完成國家重要頒獎授勛任務20余場。曾作為標兵代表,榮登《人民陸軍》頭版頭條。退役復學后,齊李晨擔任班級團支書,榮獲第三屆“BETT杯”全國大學生英語詞匯大賽二等獎,第四屆全國青年大學生數字國防教育創新創意大賽暨知識競賽、就業求職比賽一等獎。
作為儀仗隊的一員,齊李晨對自己的要求始終嚴格如一,為了練好軍禮刀入鞘這一動作,她的左手虎口一次次被劃破,被血浸染的白手套達100多雙,這是她留下的“奮斗印記”。當兵的第五年,齊李晨成了最年輕的排長,如今,她作為民兵方隊隊員兼第四排面教練員,雙重身份,責任重大。齊李晨常說“我相信,不是有希望才堅持,是堅持才有希望!”在閱兵第一次方隊考核中,她帶領排面拿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績。
齊李晨表示:“最初接到任務時,我手里攥著的訓練手冊被翻得卷了邊。最難忘的是合練那天,當所有方隊踩著同一鼓點向前,我的眼眶突然發熱。如今再想起訓練場上的點點滴滴,最深刻的不是‘零誤差’的標準,而是隊員們眼里的光。從互不熟悉到默契十足,從動作生澀到整齊劃一,我們用正步丈量著‘堅持’的意義,也在彼此的陪伴里讀懂了‘責任’二字。當受閱隊伍最終走過天安門廣場,激發的是奮斗熱情,振奮的是民族精神,希望我們能傳承力量,一路向前。”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2022級本科生 劉容秀
劉容秀
劉容秀,2021年3月入伍,服役于南部戰區空軍某部,擔任衛星值機員,以精準高效的業務能力保障多次重大任務通信暢通。服役期間,劉容秀在“烽芒杯”比武競賽中表現優異,曾獲“優秀學兵”等榮譽稱號。2023年3月退伍返校后,積極發揮作用,多次參加征兵宣傳活動及軍訓,擔任學校新生教官,獲評“優秀學生教官”“優秀共青團員”“三好學生”等榮譽稱號。
劉容秀的外公是一名退役軍人,受外公熏陶,她從小就對軍旅生活充滿向往,在大一寒假期間毅然選擇報名參軍,將報國理想化為實際行動。在部隊期間,劉容秀的主要任務就是確保衛星通信鏈路的穩定、可靠和安全運行,為所屬區域提供不間斷的通信保障。
劉容秀
今天,作為女民兵方隊的一員,劉容秀緊握鋼槍望向天安門的那一刻,涌動的熱血幾乎要沖破胸膛。“我們胸前徽章上的金穗和槍口的光一同閃爍,我聽見自己的心跳與方陣步伐共振,感受到每一寸肌肉繃緊卻不敢顫抖,當戰機呼嘯掠過、人民歡呼鼓掌,我更加懂得我們守護的不僅是今天的盛世,更是先烈用鮮血換來的山河無恙。我要傳承軍隊優良作風,踐行忠誠于黨、奮斗強軍的錚錚誓言,繼續守護山河錦繡、家國盛景。”
理學與信息科學學院2016級本科生 徐月
徐月
徐月,2020年畢業于青島農業大學,在校期間多次榮獲“三好學生”“優秀團員”“優秀班干部”等榮譽稱號。受海軍退役軍人父親的熏陶,徐月自小便心懷家國情懷,在校期間主動投身志愿服務與“虹書屋支教”等公益活動,用實際行動踐行擔當。2020年,徐月參軍入伍,服役于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司禮大隊,在軍營中錘煉意志、磨礪本領。2023年退伍后,徐月繼續追逐學業夢想,成功考入中南民族大學攻讀研究生,開啟人生新征程。
在七個月的艱苦訓練里,汗水雖然一遍遍浸透作訓服,徐月反復打磨踢腿、擺臂、槍法的動作細節。徐月還會自我加壓訓練,身上滿是磕碰后留下的淤青,但她從不叫苦叫累,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時代”的軍人本色。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