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收官”之雨來了!天氣將迎轉折,14號臺風也要來了
今年雨季北方的雨下得太多了。由于副熱帶高壓偏強且位置穩固偏北,潮濕溫暖的夏季風沿著高壓邊緣一路北上深入西北、華北、東北等地,讓不少北方人也體驗了一把“江南梅雨”的感受。
僅從最近10天的降水距平來看,華北、東北多地降水量就已較常年同期偏多1倍以上,其中8月18日至19日、8月20日至24日,一周時間里就有兩輪較強大范圍降雨無縫銜接。
而新一輪較強降雨又已在昨晚拉開序幕,今天強降雨核心位于陜西北部、內蒙古河套、山西北部、河北西部一帶,明天大到暴雨向東轉移到京津冀以及遼寧西南部,后天強降雨整體縮減,主要在遼寧東部、吉林東南部還有大到暴雨。
京津冀降雨主要從今天夜間陸續開始。氣象分析師李寧介紹,北京降雨從今天后半夜開始,最強降雨時段在明天白天到夜間,降雨或將持續到28日早晨,降水持續長,累計雨量較大,全市大部地區有大到暴雨(40~70毫米),西部山區還有山前部分地區將有大暴雨,雨量達到100-200毫米。
天津從27日凌晨開始下雨,一直持續到28日早晨,累計雨量同樣可觀。
29日北方本輪降雨暫告一段落。
這輪降雨過程覆蓋范圍較廣,由于水汽充沛,過程累計降雨量較大,總體來看,降雨不會像盛夏時節那么激烈,降雨核心區多以穩定性降水為主,大多是持續時間長的、雨勢相對和緩的大雨或暴雨,會有綿綿秋雨的感覺。
不過,在位置相對偏南的、靠近副熱帶高壓的區域,像陜西中南部、山西南部、河北南部等地,仍需要警惕局地的強對流天氣,短時強降雨的最強小時降雨能達到30-60毫米,伴隨6-7級陣風,局地混合對流大風能達到8-10級。
華北、東北東部一帶累計降水量較大,且與前期降水偏多區域重疊度高,需警惕強降雨可能導致的次生災害,減少前往山區、河谷等地質條件脆弱區域。
這次降水過程也可看作北方今年盛夏的“收官”之雨。降雨結束后,8月底夏季風開始南撤,副熱帶高壓也將開始南退,南北方天氣都將迎來重大轉折。
氣象分析師信欣表示,雖然目前還不能說北方的悶熱天氣徹底結束,但28日以后,華北基本可以告別潮濕的雨季,干爽的日子會多起來。“白天即便有點小熱,夜間不再熱了,晚上可以不開空調睡覺了。”
在南方,月底之前仍將是高溫暑熱盛行的格局。重慶到江淮、江南等地高溫天氣還將持續,上海、杭州、長沙、南昌、重慶今后7天高溫全勤,杭州、重慶最高氣溫都可能達到40℃。暑熱仍是晝夜不停歇,長江沿線的悶熱感也較為明顯。
截至今天,上海(21天)、杭州(24天)紛紛打破了當地8月最長連續高溫紀錄。接下來,杭州、上海還可能首次實現8月下旬高溫全勤。
不過,目前來看,8月31日開始,隨著副熱帶高壓減弱,南方高溫也會收縮、減弱。江淮、江漢等地,高溫將會中斷,像是合肥、武漢、南京等地,都是如此。
雖無法徹底擺脫悶熱,但相比現在動輒38~40℃的酷暑,已經能算“涼快”些了。
華南地區則要關注臺風影響。今年第13號臺風“劍魚”已遠去,新的臺風可能又要登場了。
展望后期,菲律賓以東熱帶擾動27日將進入南海,并將于未來48小時內發展為熱帶低壓或編號臺風,受副高引導進入南海后以西偏北路徑為主,逐漸向華南沿海靠近。未來幾天需關注其發展情況以及對華南沿海的風雨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