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始自2007年的保障性住房建設工程,正讓越來越多的住房困難家庭實現了安居夢想。記者4日從青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獲悉 ,5年以來,隨著保障房建設力度不斷加碼,已經有15萬戶住房困難家庭陸續遷入新居,而去年啟動“新三年住房保障規劃”后,預計還將有10萬戶住房困難家庭納入到保障范圍中。保障范圍不斷擴大,建設力度日漸提升,管理制度日臻完善,島城住房保障工作走在了全國同類城市的前列。
住進保障房月省500元
“住進了新房子,10多年來第一次和孩子過了一個團圓年。”4日上午,提到剛剛過去的春節,家住康居公寓1號樓的王振山老人一臉喜悅,位于周口路的新家近50平方米,比以前租住的房子多出了兩倍多。房子寬敞了,新換的家具也顯得明亮干凈,條件上去了,住在李滄區的兒子、兒媳領著孫女兒到老人家里過的除夕夜,而據王振山老人回憶,上一次一家人團聚過除夕還是兒子剛結婚的10多年前。
住得寬敞了,可費用并不高。據了解,王振山所住的廉租住房,月租金和物業費加起來僅有50元左右。與他享受一樣的住房保障待遇的還有很多,作為本市最大的廉租房片區,康居公寓目前已經入住了1379戶。
而提到現在的居住條件,河馬石公租房小區的孫女士一家也非常高興。“這樣配套的房子,以前可不敢想象,冬季供暖,兩室一廳的房子采光又好,進出有電梯,住起來舒服又方便。”孫女士說,和以前租住的團結戶比起來,不僅僅是居住條件大幅提高,每個月還可以節省下五六百元的租房支出,這樣的條件簡直是天上地下。
解決15萬戶家庭住房難
“從2007年開始,本市在全國率先編制了住房保障發展規劃,已先后啟動實施了兩輪住房保障的發展規劃。”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局長陳培新說。“截至目前,通過保障性住房建設,已解決了15萬戶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問題,住房保障覆蓋面達到了15%。”陳培新局長說,預計到“十二五”末,本市的住房保障覆蓋面將超過20%。在實施第二個住房保障發展規劃的開局之年,國家和省下達本市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目標為 22460套,但截至目前,本市已在33個項目中落實23950套保障性住房房源,并于去年6月底前全部開工建設。
據介紹,本市已建立健全了以廉租房、公共租賃房、經濟適用房、限價商品房和商品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基本實現了“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場”的住房供應格局。
放寬標準覆蓋更多人
越來越多的住房困難家庭納入了保障范圍,與島城保障性住房申請標準的放寬緊密關聯。“市民收入在提高,保障房申請標準中的收入標準也必然要隨之調整。”市住房保障中心主任王育生說,在新三年規劃期內,根據2009年度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把申請公共租賃房、經濟適用房的收入線標準由上一規劃期的“月均1277元”調整到“月均1864元”;住房線標準則由上一規劃期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積10平方米”提高到了“13平方米”;限價商品房的申請標準調整為“人均住房建筑面積低于20平方米、人均月收入低于2796元的中等收入家庭”;這一申請標準將3年不變。
此外,保障房配建區域也由原來的限于市內四區擴大到了市轄七區。去年3月底,開發區辛安公共租賃房項目開工奠基,規劃建筑面積24萬平方米,提供公租房約3500套;去年7月份,城陽區白沙灣的保障性住房集中建設項目開工,將提供公共租賃房3797套和限價商品房6253套。
據王育生主任介紹,預計新三年規劃期結束時,本市將至少再有10萬戶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得到解決、住房條件得到改善;同時,新就業職工、引進人才以及外來務工人員也將陸續納入到保障范圍內。
記者 王愛科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郭新舉]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