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电影,成全世界免费高清观看,成全影视大全在线观看,日韩精品无码视频一区二区蜜桃

馮希祥:“折騰”只為尋覓夢想的歸屬

2018-12-03 18:21   來源: 半島網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馮希祥,山東省內最大的民營創新孵化連鎖運營機構——青島創聯工場的創始人兼CEO。1997年,他畢業于華東理工大學食品系,短短幾年間,他從國家公務員轉型成創業家,馮希祥評價自己“太能折騰”,敢想敢拼,又不甘于平淡的生活。四度創業,均獲成功,卻沒能讓他獲得內心的滿足感。直到他全身心投入“創聯工場”項目,幫助無數個創業者去取得成功,實現夢想,那顆一直在尋覓歸屬的躁動的心才安定下來。

  



  不甘平淡 辭去“鐵飯碗”

  1997年,馮希祥從華東理工大學食品系畢業。那時候,本科畢業生是搶手的“香餑餑”,國家會包分配工作,即將畢業的馮希祥也面臨著很多機會。當時國家第一次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公務員,在很多人的眼里能端上“鐵飯碗”是件非常榮耀的事兒,馮希祥想掌握自己的命運也想證明自己的能力,他很快鎖定目標。一旦下定決心,就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他在上海、濰坊兩地往返奔波數次,功夫不負有心人,剛一畢業,馮希祥就被錄取為濰坊市商務局的一名公務員。

  “出了學校門,剛進社會門,就進了機關門”,這是形容像馮希祥一樣年輕有為的干部們,端著鐵飯碗,工作又輕松又穩定。如果繼續呆在機關,馮希祥將很快迎來職業生涯的提拔。

  



  然而,就在工作的第四個年頭,也就是2001年,不甘就此平平淡淡過一輩子的馮希祥辭去了人人羨慕的“鐵飯碗”,轉身進入了企業工作。憑借了敢想敢干的魄力以及吃苦耐勞的精神,馮希祥很快成為公司業務管理層的“中流砥柱”。

  “這其中經歷了很多常人想象不到的辛苦,身份的轉變,帶來工作內容的轉變,以及心態的重新調整及適應。”馮希祥告訴記者,為了盡快適應企業的節奏,也為了證明自己,他曾經一周時間吃住都在辦公室,而家離辦公室不過半小時左右的時間。

  “太能折騰” 曾三度創業

  “太能折騰”,馮希祥如是評價自己。馮希祥第二家就職的單位是當地小有名氣的企業,工資待遇非常高。2004年底,他再度辭去工作,很多人包括公司領導都不能理解,多番挽留,但只有馮希祥知道這里并不是他人生的終點,他想再拼一把,要選擇創一番事業。就這樣,2004年馮希祥辦了第一家屬于自己的公司,他將創業方向鎖定在了自己熟悉的食品行業。

  



  “要想創業,必須先具備兩點,一是學習意識,二是拼搏意識。”馮希祥告訴記者,創業之初,面臨重重困難,一缺資金二沒客源,他不得不既是老板又當員工,既當駕駛員又是業務員,常常需要自己開著車親自去送貨,一天跑幾十個店面、商場逐家逐戶去了解客戶的需求,掌握第一手的信息,并根據客戶需要對應選擇要做什么產品、策劃以及銷售。

  回憶創業之初的艱辛,馮希祥告訴記者,當時窮到連給車加油的錢都沒有,借遍了親朋好友,常常只好先加10塊錢油對付回家,第二天再想辦法籌錢。就這樣,挺過了最困難的三個月,當整個渠道和市場鋪開之后,馮希祥和他的“小伙伴們”開始嘗到成功的滋味,也順利在短短一年內實現了銷售額過千萬,銷售網絡遍布整個山東市場。

  “創業者只有比別人付出更多。”成功之后,馮希祥依然沒有放棄創業家的精神,2005年,他又參照“前店后廠”的模式在泰安開設工廠,開始了極速擴張發展的“二次創業”階段。有了前期的鋪墊,他很快實現從其它人的品牌代理商發展到后來于生產加工、銷售、以及推廣一條龍的食品公司,擁有了自己的品牌。一直到2008年,他賣掉了辛苦經營三年的公司和廠房,實現了財富的初步積累。這時,他又開始了第三次創業,創辦了一家通訊公司。

  



  瞅準趨勢 他第四次創業了

  盡管事業很成功但內心總是找不到踏實下來的感覺,能折騰的馮希祥還在尋找一面能夠為之奮斗的精神旗幟。在賣掉工廠的同時,馮希祥又開始籌謀他的第四次創業,他將目光放到全世界的范圍內,尋找一切合適的創業項目。喜歡嘗試新鮮事物的馮希祥在一次偶然的機遇中發現了“聯合辦公”這樣一個新的模式,有一種“如遇知音”的感覺。

  創聯工場所從事的行業,目前國際主流稱呼為“聯合辦公”,它的核心理念就是通過辦公空間把創新者鏈接到一個平臺里,在這一個平臺里讓大家互相之間產生鏈接或化學反應,同時,通過平臺營造更多的資源聚集優勢,如創業輔導、資源對接、企業管理服務、線上線下綜合孵化為基礎的創業服務功能,為創業者提供更多的融資渠道。同時,平臺本身還會降低辦公成本,提高員工辦公體驗度。

  “不管做什么,都要看趨勢,創聯工場就是未來企業發展的一個趨勢。”2008年,馮希祥在濟南成立了國內首家聯合辦公創業孵化器—創聯工場,并且接連擴張了建了四個孵化器。然而盡管十分看好項目的發展前景,但受政策以及客戶對新商業模式的認可度等方面的影響,馮希祥的項目并沒有即時實現盈利。

  起初根本沒有客戶,他和他的員工就頂著七八月份的烈日,去馬路上發“小廣告”;沒有人了解這種商業模式,那就不厭其煩的給客戶講,一遍不行就再介紹一遍。努力最終換來了回報,兩個月之后,公司做成了第一筆業務,進賬198元。

  這個事業可以再做十年

  “從來沒想過失敗。”馮希祥告訴記者,在當時那么困難的情況下,他也沒有退縮,“看準了就干,市場是需要這樣的模式,只是從國外引進一種商業模式,需要和國內的經濟環境、消費習慣去結合,需要我們通過創新和學習把它打磨成市場認可的樣子。”

  “打磨產品,讓創新貫穿在每一天,貫穿在每一個問題的解決過程中。”正是靠著堅持和良好的適應性,馮希祥等來了政策利好,等來了市場機遇。

  2012年,青島市出臺了集中辦公區管理規定,馮希祥和他的創聯工場揚帆起航,一躍成長為山東省內最大的民營創新孵化連鎖運營機構,中國孵化器50強企業。累計服務超過10000家懷揣夢想的入駐企業和創新項目,成功培育出華正信息、易運輸、孚嘉智能科技等準獨角獸項目,并與思科、奔馳、路易達孚、釘釘、Face++等三十多家世界500強和獨角獸形成了戰略合作。

  “這個項目是個朝陽產業”、“做這個項目,可以幫助無數個創業者取得成功,我覺得是特別有成就感的事,比自己的項目成功更有成就感。” 在和馮希祥的交流中,他用著無數的溢美之詞贊揚著他正在從事的“創聯工場”項目。

  馮希祥告訴記者,這是他第四次創業,相較于同齡人,他的人生經歷足夠精彩了,但只有在這份事業中他找到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和一種成就感滿足感,為了這份成就,他已經走過了第一個十年,還會有下一個十年。

  在未來,馮希祥還有一個十分宏偉的理想,他希望能夠把“創聯工場”做成更有影響力的平臺,可以鏈接國內更多的產業,把北京、上海、杭州、南京一些好的資源導流到青島,把一些好的項目引進到青島。

  據介紹,目前,青島創聯工場在在市南區已經成立了6家連鎖機構,另外市北、嶗山也都設有創聯工場。在全國,創聯工場布局遍布國內杭州、南京、武漢、寧波等近10個城市,并與券商確定合作,計劃于三年內完成IPO上市。而馮希祥本人也獲得“青島市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山東半島創新孵化空間聯盟理事長”、“青島市科技企業孵化器協會輪值會長”等多個榮譽稱號。

  記者 孫貼靜

   [編輯: 李敏娜]

半島客戶端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

  1. <strong id="eai4v"><strong id="eai4v"></strong></strong>
    <strong id="eai4v"></strong>

    <bdo id="eai4v"></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车险| 商都县| 瑞安市| 通州区| 安图县| 溆浦县| 安丘市| 建瓯市| 安吉县| 莎车县| 温泉县| 松原市| 肃南| 河津市| 保山市| 洛隆县| 海宁市| 凭祥市| 唐海县| 乌海市| 平阳县| 水富县| 广安市| 吕梁市| 桐庐县| 呼和浩特市| 尖扎县| 福贡县| 牟定县| 灌阳县| 北京市| 当涂县| 曲沃县| 吉首市| 山丹县| 当雄县| 当阳市| 沽源县| 镇安县| 汪清县| 进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