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孟達 報道 青島西海岸新區干凈整潔的唐島灣,給人良好的“第一印象”。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杰
四年的時光,讓青島西海岸新區邁步站到了一個新的歷史節點上。在憑借著硬實力收獲了諸多精彩與榮耀后,青島西海岸新區通過軟實力“十大提升行動”,全面提升“外在形象、內在氣質”,帶來了又一次意義重大的轉型。如今,成功打造了“啤酒之城、音樂之島、影視之都、會展之心”四張城市名片,顏值、氣質、內涵實現了進一步突破,綜合競爭力進一步增強,活力新區、實力新區、魅力新區的新形象呈現在每個人的面前。
提升軟實力,保持發展活力 眾所周知,軟實力和硬實力共同構成了城市競爭力。青島西海岸新區獲批以來,吹響了硬實力和軟實力同步提升的號角,通過“三步走”實施軟實力“十大提升行動”,推進“30項重點工作”,打造活力新區、實力新區、魅力新區。在青島市委常委、青島西海岸新區工委書記王建祥看來,軟實力是一個地區的支撐力、推動力、核心競爭力,青島西海岸新區只有在加強城市硬實力建設的同時,更加注重軟實力提升,才能保持長久的競爭優勢和發展活力。
青島西海岸新區提升軟實力將重點圍繞“三個第一”:展示第一印象、提升第一感受、滿足第一需求。要達到這一目標需要分“三步走”:第一步從2017年起,三年內一批重點硬件項目建成使用,一批軟件實事同步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軟實力指標全部達到目標值;第二步到2021年,青島西海岸新區第一次黨代會確定的各項軟實力目標全部實現,60%以上目標值達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國家試點標準,國際化水平顯著提升;第三步到2024年,在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力、在國際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美麗新區基本建成,在此基礎上,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海洋科技創新中心、現代化國際知名新區邁進。
在青島西海岸新區的《軟實力提升工程“十大行動”實施綱要》中,軟實力細分為文化引領力、環境吸引力、商務服務力、教育發展力、科技創新力、政府行政力、社會和諧力、城市凝聚力、形象傳播力、區域影響力這十大維度,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軟實力體系。
挖掘資源,第一眼愛上這里 “新區的‘十大提升行動’,都是圍繞‘三個第一’設計的,綜合起來,重點要抓好五件事。”王建祥說,首先,青島西海岸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將利用好、挖掘好這些珍貴的文化資源。如今青島西海岸新區的國際性文化活動越來越多、越辦越大,創新、開放、包容的氛圍和特色元素讓更多人熟知。
二是環境,城市環境與“第一印象”聯系最為密切,一個外地人來到這里,如果第一眼看到的是干凈整潔、暢通有序,對這里的“好感度”就會大大提升。青島西海岸新區環境的美化,注重“軟硬結合”,突出國際元素,突出海洋元素,突出靚麗元素,突出和諧元素。
三是服務,青島西海岸新區如今已推出了“多證合一”、網上登記、彈性審批等一系列便利化舉措,這都是為了提高服務效率。
四是素質,每一個市民都是城市的流動窗口,市民的文明素質是一個城市的臉面。這種素質體現在舉手投足、穿衣打扮,需要長時間的引導、潛移默化的沉淀。
五是法治,法治是關鍵的軟實力,是“金字招牌”,用制度來規范市民的行為,就成了一種良好的文明的行為,這就是法治的軟實力作用。
有了目標和方向,有了決心和動力,該怎樣提升軟實力?為此,青島西海岸新區制定了科學的方法,通過分步化進行,每年列出一些重點任務,一項一項抓落實,把軟實力提升轉化為實實在在的項目、活動和舉措。此外,還把工作標準化作為重要一環,推進軟實力標準化建設,健全軟實力評價指標體系,科學衡量、動態掌握新區軟實力建設的進度和水平。當然,提升城市的軟實力,只靠政府“單打獨斗”是不行的,離不開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新區發揮群團組織的積極性,引導大家從認知到認同,對內激發凝聚力、向心力,對外提升知名度和影響力。
外在修形象,內在氣質養成 青島西海岸新區軟實力“十大提升行動”,既有外在形象的升級,又有內在氣質的養成。比如,文化引領力提升行動,通過高標準規劃建設圖書館、博物館等設施,實現“城區十五分鐘、鎮村三公里”公共文化服務圈。爭創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區,推進國際文化交流,打造“啤酒之城、音樂之島、影視之都、會展之心”四張城市名片。高水平舉辦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青島國際啤酒節、電影金鳳凰獎頒獎典禮、青島西海岸音樂季、歐米勒國際鋼琴大賽、中國電影交易博覽會等展會。
環境吸引力提升行動,則按照綠色城市、智慧城市、海綿城市、人文城市理念,統籌城市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持續開展環境治理,深入開展藍色海灣整治行動。五年內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50%,創建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區。加快建設靈山灣影視城、董家口新港城等特色城市組團,延伸完善提升12個特色小鎮品質。加快第二條海底隧道、青連鐵路等大通道建設。建設通往膠東機場的快速路,探索設立“虛擬空港”。推進軌道交通1號線、2號線、6號線、12號線、13號線等5條線路建設,五年內開通3條地鐵線路。
商務服務力提升行動也是一個重要方面,青島西海岸新區加快推進城市功能國際化,吸引國際化企業總部、分支機構集聚,培育國際化新型城市業態。引進建設一批國際學校、國際醫院,規劃建設一批國際社區,構建涉外環境體系。推進營商環境便利化,全面推行規劃“公告許可制”“一地多用”等改革,開展區域化評估評審。推進貿易便利化,爭取國家級開放園區,率先復制自貿試驗區經驗。而在教育領域,也提出了教育發展力提升行動,五年內駐區高校達到20所、在校大學生達到30萬人左右;新建改建各類學校、幼兒園260所。強化“四德”工程建設,持續開展道德模范、文明好事選樹,弘揚慈善文化,傳播正能量。推動形成崇尚文明禮儀、爭做文明市民的良好社會風尚。
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的內生驅動,在科技創新力提升行動中,內煉氣質養成將高水平建設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區,五年內萬人有效發明專利超過40件,建設國家海洋“專利池”。三年內企業研發經費支出占GDP比重達到4%以上,組建海工裝備、海洋新能源等10大協同創新中心、50個企業技術中心,突破100項重大技術,培育500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推進省級人才改革試驗區、國家級引智示范區建設,打造國際海洋人才港和人才特區。
美好生活,新區人一起共享 青島西海岸新區還把政府行政力提升行動放在重要位置,著力提高政府的創新力、執行力、服務力,打造高效政府,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開展社會和諧力提升行動,搭建“一格、一站、一居”社會治理平臺,打造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試驗區。健全多層次的住房保障體系,五年內城鄉居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積達標率達到60%以上。推進建設一批醫療機構,發展智慧醫療、精準醫療、分級診療。構建養老服務體系,提高養老服務質量。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城鎮登記失業率保持在3%以內。
開展城市凝聚力提升行動,增強新區融合度,強化“我們都是新區人”的理念。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規范化、經常化。建設一批“鄰里中心”等綜合性社區服務模式。開展形象傳播力提升行動,加大特色品牌培育推廣力度,叫響“軍民深度融合發展”品牌,打響“品牌西海岸·品位新瑯琊”名片,加大“瑯琊榜”系列品牌推廣力度。開展區域影響力提升行動,推進爭先進位,擔當國家海洋強國戰略新支點、全省對外開放橋頭堡、全市創新發展排頭兵,打造新舊動能轉換引領區,提高青島西海岸新區首位度和戰略影響力。持續推進改革創新,形成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改革經驗和創新樣板。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