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日,58中考點校園內,考生們走出考場。2018年青島研究生考試報名人數達到了20730人。
23日,在58中考點,考生們三五成群議論著考試。
文/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雅琴
圖/半島全媒體記者 吳璟
“一帶一路”“精準脫貧”“人類命運共同體”等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的熱詞都成為2018年碩士研究生考試題目。12月23日,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正式拉開大幕,全國238萬名考生走入考場,比上一年增加了37萬人。在青考試的考生也比上一年增加了2298人。是什么原因導致2018年研究生考試報名人數增幅明顯呢?半島記者采訪了解到,就業壓力偏大、個人職業發展需要等成為研究生報名人數持續走高的主要原因。
■現場
考題涉及十九大報告熱點 23日上午11時左右,半島記者來到青島二中分校考點,看到部分陪考家長和同學在考場外等候。上午進行的是思想政治理論科目的考試。11時5分,就有一名男生從考場走了出來,“考題難度不是很大,不少都是今年比較熱的話題,備考的時候也都重點準備過了。”據半島記者采訪了解,黨的十九大報告成為今年政治科目的最大熱點,不少報告內容都進了考題。比如在論述題中,報告中提到的“一帶一路”“人類命運共同體”等進入考題;在選擇題中,報告中提到的“蛟龍號”以及“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等都進入了考題。
“考題不是很難,做起來很順手,用了兩個小時就把所有的題目做完了,檢查了一遍選擇題,就提前交卷了。”考生王彤告訴半島記者,按照考試規定,考生離考試結束半個小時就可以交卷離場,在距考試結束還有20分鐘時她就交卷了。隨后,半島記者看到有不少考生陸陸續續走出了考場。“整體上難度不大,但是選擇題有幾個選項不太確定,還是要仔細斟酌才行。”山東科技大學考生張淑婷介紹說,她本科專業是廣告學,研究生報考的專業則是中國近現代史。“個人對歷史感興趣,就選擇了跨專業考研。”張淑婷說。
■幕后
每天復習十幾個小時備考 跟高考一樣,考研陪考“大軍”中也少不了家長的身影。來自膠州的韓先生站在考點門口看著女兒進入考場才轉身離開。他告訴半島記者,女兒今年是第二次參加研究生考試了。“孩子去年英語發揮得不太好,她就想再考一次,我們也都尊重她的想法。”韓先生說,女兒這半年來,幾乎每天都會待在房間里復習十幾個小時,放棄了所有的娛樂活動,就是希望可以考研成功。“別說孩子自己辛苦,我們做家長的看了都覺得心疼,太不容易了。”
“孩子就在青島上學,考點離家也近,就順道過來接接她,至于她最終能夠考出什么樣的成績,還是要看她復習得怎么樣。”考生家長張女士告訴半島記者,她平時比較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遇到困難時她也會給出一些參考建議。除了家長,同學、男朋友、女朋友也是陪考大軍的成員。“女朋友報考的是上海的一所大學,我找的工作也是上海的一家公司,這樣她考上研究生的話,我們還可以在一個城市,比較方便。”青島大學學生小吳說。
■數據
考研人數連續三年增長 半島記者了解到,2018年研究生報考人數為238萬人,比2017年的201萬增加37萬人。統計數據顯示,報名考生中,應屆考生131萬人,比去年增加18萬人,往屆考生107萬人,比去年增加19萬人。從近6年我國研究生考試報名人數來看,期間經歷了一個先下降后增長的過程。2013年為176萬人,2014年起考研人數開始下降為172萬人,2015年為164.9萬人;2016年考研人數開始增長為177萬人,2017年為201萬人,2018則增長為238萬人,尤其是近兩年來,我國考研人數增幅比較明顯。
青島研究生考試報考特點同全國的情況類似,2015年為15710人,2016年17432人,2017年研究生報名人數為18432人,2018年報名人數則達到了20730人,比上一年增長了2298人,增幅也是比較明顯。
■分析
通過考研爭取更好的未來 “以本科學歷找工作的話,也可以找到工作,但是還不符合自己的心理預期,就想再繼續深造,希望有更好的發展空間,同時還可以避一避就業壓力。”青島大學考生小張說。半島記者采訪了解到,跟他有類似想法的考生不在少數,考研主要是考慮到就業壓力相對較大,想有一個更好的發展空間。
而考生在選擇報考學校時有何偏重呢?日前發布的《2018年全國研究生招生數據調查報告》顯示,考生在選擇學校方面,地理位置是首選因素,其次是學校知名度,第三是專業因素及錄取難易程度,可見更多考生將讀研院校所在地作為畢業后就業所在地。這種現象同時體現在高校招生上,部分在西部及非一線城市的“雙一流”高校,招生情況往往不如經濟發展較好地區的同類高校甚至普通高校。半島記者采訪了解到,不少考生報考大學所在地也多是東部城市。“主要還是感覺東部的城市機會多一些,很多理念也會相對領先一些,在這些地方讀大學至少可以保證跟得上潮流。”考生張浩說。
統計還顯示,近年來中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每年基本維持6%左右的增幅。女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不斷提高,從2007年的48%增至2016年的55%,女生漸成考研群體主流。高校畢業生人數逐年攀升,在本科畢業后,繼續讀研深造成為許多學生選擇的路徑。部屬高校中超過一半的學生國內升學比例超過30%。
與此同時,全國碩士研究生的報考競爭度、錄取難度整體呈下降趨勢,到2016年達到3:1。2016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近59萬人,比2007年增長63.6%。其中,工學招生比例最大,占36%;管理學次之,占比14%;第三是醫學,占比12%。
■提醒
初試成績明年2月中旬公布 半島記者了解到,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成績一般會從明年2月中旬開始陸續公布。考生可通過網絡、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或招生單位公布的方式查詢初試成績。自主劃線院校會在明年3月陸續公布初試成績基本要求。自主劃線院校開始組織復試,考生要提前了解招生單位及招生學院發布的復試時間、地點及安排,做好復試準備。之后教育部會公布全國初試成績基本要求,非自主劃線院校復試、網上調劑開始。
專家建議,考生要提前詳細了解往年調劑流程、注意事項等,及時獲取各個研招單位的調劑信息,積極主動聯系需要調劑的研招單位,爭取最有利的調劑結果。同時,還要關注研招網調劑服務系統開通時間,把握調劑的機會等。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