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11月22日消息 便民服務是服務型政府建設的重要內容,長期以來李滄國稅、地稅部門在如何加強合作,減少辦稅環節,真正做到便民利民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實踐。2016年,李滄國稅局按照《深化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方案》的要求,聯合青島市地方稅務局李滄分局,精心籌劃,協同部署,共同推進管理服務創新,在青島市率先成立聯合辦稅廳,實現國稅、地稅納稅服務與政府政務服務“三融合”,并從深層次上構建了“窗口業務全能化”“辦理流程統一化”“制度管理集約化”“黨團建設一體化”“營改增辦稅專業化”的“五化”聯合辦稅廳,經過一年多的不懈努力,逐步實現了聯合宣傳、聯合咨詢、聯合辦稅,并在窗口標準化建設、信息共享等方面不斷深度融合,使納稅人辦稅逐步獲得了更多便利。
一、窗口業務全能化
李滄國地稅打造深度融合的全職能聯合辦稅“升級版”,對雙方業務進行了梳理、歸納、整合,逐步實現了國地稅部門38項納稅服務事項、22項征管事項的全面融合,使聯合辦稅廳能夠涵蓋國地稅的所有業務,有效解決了納稅人重復排隊,兩頭跑,兩頭找,多次遞交材料等問題,讓“進一家門、辦兩家事”成為便民辦稅的新常態。
為切實發揮國地稅合作優勢,聯合辦稅廳將國地稅共管戶中聯系較為緊密的行業——建筑業和房地產行業進行專屬管理,將聯合辦稅廳設為建筑業和房地產業的專屬辦稅廳。辦稅廳中設置納稅申報、預繳稅款、開具外管證等14個專屬窗口,并在全市率先實現了“一人一機通辦兩家所有業務”,讓納稅人進一個廳、取一個號、到一個窗口,就可辦理國地稅所有事項,真正實現了一廳通辦、一崗通辦、一體化征收,使納稅人辦稅更便捷、更高效。
二、辦理流程統一化
李滄國地稅聯合制作了《前臺征收合作規范》,對每一個具體的協作事項制定出了切實可行的工作流程,并指定了特定的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國地稅堅持每月召開會議,針對聯合辦稅的操作實踐,共同總結經驗、分析問題、研究整改。
聯合辦稅廳對相融合的“文書受理”“涉稅表單存檔”“內部資料流轉”等業務模塊,細化操作步驟,協商統一辦理流程和辦理時限,統一資料審核標準,統一執法尺度,并做到合理調配工作資源,盡力縮短辦稅時限,努力提高辦稅效率,切實方便了納稅人。
三、制度管理集約化
為規范聯合辦稅服務廳建設,國地稅成立了聯合辦稅廳辦公室,雙方各派一名科長擔任辦公室主任,并精心選拔了數名業務骨干入駐聯合辦稅廳。結合李滄區政務服務中心相關管理規范,共同制定了聯合辦稅服務廳工作制度,制度制定范圍涉及國地稅聯合辦稅服務廳現場管理、應急管理、工作考核辦法、宣傳及信息公開、一次性告知五方面要求,責任義務規范到人,基本涵蓋了辦稅服務廳建設的各個重點事項。
雙方負責人相互補位,主要針對干部的上下班、著裝、紀律等,互通情況,相互監督,促進整改。實施首問負責制,無論國地稅干部,第一個受理的,負責直接辦理或引導辦理,不得推諉。力求打破地稅聯合辦稅服務廳建設的制度實施“盲區”,讓聯合辦稅服務廳建設“強基礎”。
四、黨團建設一體化
國地稅支部共建,以黨建促服務。李滄國地稅聯合辦稅廳進成立了聯合辦稅廳黨支部。其宗旨在強化聯合辦稅廳黨建工作的統一領導,以黨建促服務,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進一步提升聯合辦稅服務水平和質效,攜手開拓聯合辦稅的新局面。
創新理念,加強稅務文化建設。在國地稅聯合辦稅廳支部共建過程中,以“融入、融合、融洽”理念為核心,創新李滄國地稅黨建新載體,結合國地稅工作的實際,加強稅務文化建設。第一,聯合開辦道德講堂,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禮讓寬待的道德風尚。第二,聯合開展典型事跡宣講活動,培養和樹立一批符合時代精神、代表稅務形象、輻射力帶動力強的模范人物,用先進的事跡感染人,用先進的文化引導人。第三,聯合開展支部文化理念建設,將文化理念制作成展板,張貼在科室顯著位置,既要緊密圍繞中心工作,又要發揮文化育人、精神育魂的作用,為李滄國地稅的長遠發展凝聚力量。
五、營改增辦稅專業化
聯合辦稅廳現已打造成了建筑業、房地產業專屬辦稅廳,為這兩個行業的營改增納稅人提供從外管證開具、預繳稅款到代開發票等一條龍服務,并且保證了稅款同時入庫國地稅。目前,國地稅日常業務每日300筆左右,大約160筆左右為建安行業納稅人辦理的涉稅業務,高峰期達到500筆,約400筆為建安行業納稅人辦理。
深度融合的全職能聯合辦稅廳的建立,是簡政放權、方便納稅人和提升征管效能的雙贏之舉。接下來,李滄國地稅將進一步科學細分合作事項,積極對接重點工作,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努力推動國地稅合作取得新的突破。
[編輯: 董芳]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