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東營市廣饒縣李鵲鎮(zhèn)黃東村突然成了“網(wǎng)紅”。四里八鄉(xiāng)的人都在討論黃東村剛成立的一元餐廳。只要花一元錢,黃東村70歲以上的老人就可以到幸福院吃到可口的午餐。
午飯只要一元錢,每天菜品不重樣
11月7日中午11點20分,李鵲鎮(zhèn)黃東村的一元餐廳里已經(jīng)坐滿了老人,他們彼此之間聊得火熱。10分鐘后,開飯時間到了,志愿者將做好的飯菜端到屋內(nèi),今天上桌的菜是豬肉燉粉條。
在一元餐廳的墻上貼著一星期的菜譜,分別有燉雞、紅燒肉、白菜豆腐、排骨、燉魚。菜品每天不同,主食有饅頭、蒸包、油條、油餅、花卷等。志愿者說,“明天吃水餃,天氣越來越冷了,給老人們包點水餃,大家吃著也暖和?!?br>
“開飯了!”11點半,黃東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韓浩祥吆喝了一嗓子,村民們開始就餐。
韓浩祥說,黃東村每年重陽節(jié)和春節(jié)都會為老人發(fā)福利。今年10月28日,也就是重陽節(jié)當(dāng)天,一元餐廳正式運營。運營期間,一元餐廳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12點左右,老人吃完飯,將就餐卡交給了志愿者。在餐廳門口,韓浩祥像往常一樣了解老人們的就餐情況,并告訴老人們?nèi)绻粔虺跃腿N房拿,但是不要把剩飯剩菜帶走。
韓浩祥說,“老人很多剩飯剩菜不舍得扔,我害怕他們帶回去隔頓吃,飯菜如果壞了很容易吃壞身體。”
工作人員介紹,每天早上老人交一元錢,就會領(lǐng)到一張就餐卡。廚房根據(jù)領(lǐng)卡人數(shù)準(zhǔn)備午餐?!笆找辉皇窍笳餍缘?,便于統(tǒng)計就餐人數(shù),否則人來多了不夠吃,來少了又容易浪費?!?br>
適用70歲以上老人,年輕人也挺感激 提起黃東村的一元餐廳,屋內(nèi)的老人紛紛豎起了大拇指,對一元餐廳給大家?guī)淼膶嵒葙澆唤^口?!拔覀冞@里是不是很好?只要一元錢,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每天菜譜不一樣,雞鴨魚肉樣樣都不少,全縣找不到我們這么好的地方。”
“這頓飯吃得特別香,豬肉燉粉條,味道很好,有這么多老人陪著一塊吃,大家一塊聊聊天,很熱鬧?!绷硪晃焕先艘矊σ辉蛷d贊不絕口。
據(jù)了解,在這里就餐的村民年齡都在70歲以上,兒女忙于工作,中午一般不回家,有很多老人身體不便不能自己做飯。吃飯只能“應(yīng)付”了事,去饅頭房拿上饅頭,一邊往家走一邊吃,等到家也就吃飽了。老人們經(jīng)常炒一頓菜吃三頓,或者就著咸菜吃饅頭也算一餐,饑一頓飽一頓,更談不上營養(yǎng)和健康。
村民趙阿姨說:“我自己中午在家,也做不了飯,交上一元錢就能在這里吃上豐盛的飯菜,真的很不錯。”
提起一元餐廳,村里的年輕人也很感激。由于常年在外打工,絕大多數(shù)人不能經(jīng)?;丶艺疹櫮赀~的父母?!耙辉蛷d讓父母吃上可口的飯菜,同時又能讓大家聚在一起拉家長,排遣了寂寞,我們都很支持。”
村集體年收入20多萬,花老人身上十多萬 “當(dāng)時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讓老人吃頓熱乎飯?!表n浩祥說,黃東村為了讓村里的老人安享晚年,沒少動心思。
2015年,村里投資15萬元建起了幸福院,老人們可以在這里讀書看報、打牌下棋、健身娛樂。今年,村里投資5萬元購買了炊具、餐具和桌椅板凳,建起了一元餐廳,在這里凡是年滿70周歲的老人,只要在工作日交上一元錢,就能吃上可口的午餐。
黃東村有村民580人,村集體一年收入20多萬元,每年用在老年人身上的就有十多萬。韓浩祥說:“習(xí)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持在發(fā)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病有所醫(yī)、老有所養(yǎng)上不斷取得新進展,敬老孝老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為老年人多做好事,多花錢非常值得?!?br>
在這里,忙碌的除了村兩委成員和工作人員外,還有村里30多位巾幗志愿者的義工,幫著發(fā)放物品,洗菜,收拾桌椅餐具。義工負責(zé)人李會蘭介紹:“俺們村就像一個大家庭,對老人就像對待親人,現(xiàn)在開了一元餐廳,光靠工作人員肯定忙不過來,我們姐妹們打算輪流排班,誰有空誰就來,幫著照顧老年人?!?br>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聶金剛 徐凱杰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