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电影,成全世界免费高清观看,成全影视大全在线观看,日韩精品无码视频一区二区蜜桃

中小學新學期用上新教材 傳統文化內容增加了

2017-09-01 09:43   來源: 大眾網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大眾網9月1日訊 新學期,教育部統一組織新編的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教材,將于9月1日在全國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投入使用。另外,科學課也將在新學期正式走進一年級課堂。其中,濟南已經從去年開始在起始年級率先使用部編語文和歷史新教材。新教材有什么變化?記者采訪了濟南多名一線教師。

  

濟南市師范路小學的一年級新生領到語文課本。



  【語文】傳統文化內容增加了

  從去年9月新學期開始,濟南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的學生就開始使用人教版部編新教材。“先學識字后學拼音”可以說是一年級語文新教材最大的一個變化和亮點。

  “這是一本適合一年級學生的好教材。”談起語文新教材,濟南市錦苑學校小學部二年級語文教研組長路秀英老師贊不絕口。通過一年的教學實踐,她發現這一變化讓學生學起語文來更容易,也更好地順應了學生的認知規律。

  路秀英說,過去她教一年級的時候,因為學生水平和基礎不同,總會有一些孩子跟不上課,很多學生都感覺到語文難學,甚至會產生入學恐懼。現在先學識字再學拼音,由于一年級新生識字基礎差不多,不會讓學生之間產生太多落差,能夠更好地適應小學語文的學習。

  此外,新教材也減少了孩子較難理解的課文,增加了很多趣味性的兒歌,既讓學生對學習語文產生興趣,也便于老師授課,還在每個單元都開辟了“和大人一起讀”這個板塊。“學生剛入學,家長的積極性一般都很高,但家長們往往不知道該如何做。”路秀英說,新增加的親子閱讀板塊對家長如何參與孩子的語文學習是一個很好的指導。

  義務教育語文統編教材總主編、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溫儒敏說,語文教材傳統文化內容增加了,小學語文古詩文有129篇,如果從課文統計來看的話,小學古詩文選篇總體占比30%左右。

  【歷史】歷史脈絡按時間編寫

  濟南市初中學校去年已經開始在起始年級率先使用人教版部編教材。濟南實驗初中歷史老師吳冬梅表示,新教材增加了很多與中華傳統文化有關的知識。“比如舊教材對于唐詩宋詞、傳統節日等內容涉及的不多,但新教材就會把這些內容作為單獨的一課來呈現,學生在學習時對中華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同感。”

  據介紹,新教材歷史名詞的運用也更加準確。吳冬梅說,舊教材中的“民族融合”改成了“民族交融”,民族交融這個詞更加準確,體現了各民族文化之間的差異性,也更容易理解。“之前的舊教材是按照專題進行編寫的,比如侵略與反抗、近代化探索等,但新的教材按照時間順序進行編寫,對學生來說更容易掌握整體框架。”

  【科學】每周不少于一小時

  對于今年的一年級新生來說,他們即將開始一場科學之旅。原來,今年2月教育部發布的《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中指出,要將小學科學課程起始年級調整為一年級,且每周不少于一個小時,從今秋起開始實施。

  濟南市新苑小學的米豐英老師說,一年級開設科學課,可以更好地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同時她也認為,給一年級孩子上課與高年級不同,老師也要下足工夫,在課堂上以引導為主,多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做實驗時要注意進行安全教育。

  濟南市燕柳小學科學課老師閆玫君說,高年級的科學課本較注重理論知識,比如物質、科學等概念,而一年級的教材較為簡單,與學生實際生活關系密切,可以通過一些小實驗、小游戲,讓學生在玩中學會知識。

  此外,為了幫助一年級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還配備了《科學學生活動手冊》,通過畫畫、連線、貼畫等活潑有趣的形式,來提高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小學生多個科目教材發生變化 先學認字再學拼音

  根據教育部要求,從今年秋季學期開始,全國小學生將統一使用統編語文教材,而這也意味著“一綱多本”的時代將會逐漸終結,語文教材將走向“大一統”。

  小學一年級語文先學漢字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青島大學路小學,看到一年級學生已開始上課。與以往不同的是,他們今年使用的語文教材是教育部的統編教材,新教材外形上比老教材大了一圈,封面設計也比較活潑。“相比原來的蘇教版教材,統編教材在編排上更加合理實用。 ”青島大學路小學一年級語文老師董文靜介紹。以往一年級新生入學后都是先學拼音再學漢字。此次部編語文教材則打破了這一傳統,把拼音學習推后,讓學生們先認識一些漢字。入學教育后,學生們第一篇識字課文是“天、地、人、你、我、他”。學習完第一個單元的識字,學生們再學習兩個單元的拼音。把漢語、漢字擺到第一位,讓學生先形成對語文的初步感知,再接觸作為工具的拼音。

  在拼音的學習中,統編教材體現出實用高效的原則。 “以音節te為例,一聲二聲和三聲沒有相應的字,是空音節,但之前的教材中,空音節也要求學生學習拼讀,現在這些空音節都去掉了,學生只需要學習四聲,‘特別的特’這個拼讀即可。”青島萊蕪一路小學資深語文老師張瑞華介紹,這種精選音節的做法,使得學生在教材中接觸的每個音節都是生活中經常使用的,不斷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體現語文的實用功能。

  語文教材版本多次更換

  “在我印象里,青島先后使用過人教版、北師大版、蘇教版三個版本的教材,這次又迎來了統編教材。”張瑞華說,她曾參與過由中央教科所組織的語文活動教學改革。她在執教期間,青島就已經使用過多個版本的語文教材。在她看來,比起北師大版教材,蘇教版相對更加簡約,課程內容設計也更加現代化,而統編教材則突出了“立德樹人、守正創新”的特點,做了進一步的修訂和改進。

  現有的語文教材編寫出版仍是“一綱多本”,2004年新課改后各地陸續開始編撰更符合當地教學水平和特色的教材。拿語文教材來說,全國中小學語文教材版本大概有人教版、語文版、湘教版、長春版、蘇教版、教科版、冀教版、西師大版、滬教版、魯教版、北師大版、浙教版等10余種。目前青島使用的多是蘇教版的語文課本,山東其他地市使用的則是人教版的語文課本。新學期小學中高年級仍在使用的蘇教版,去年也經歷了一次修訂,適當降低了教材難度。

  傳統文化元素走進教材

  記者留意到,新教材增加了古詩詞等傳統文化內容。以插圖為例,《西游記》師徒四人頭像、花木蘭包龍圖京劇形象、胖娃娃剪紙年畫等元素都在教材里出現了。古詩詞方面則選擇了漢樂府《江南》、五言絕句《畫》《憫農》《古朗月行》等多篇內容,在原有教材基礎中增加了古詩詞比例,新增了多篇傳統文化內容。

  統編教材還注意將德育教育與學科教學相結合。“教材目錄之后的第一頁內容,描繪的是56個民族小朋友聚集在天安門前,用可愛鮮明的形象傳達‘我是中國人’的概念,增強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和祖國榮譽感。 ”董文靜說,以愛國這一主題為例,教材中并沒有生硬地出現概念化定義,而是用身著56個民族服裝的兒童形象,讓孩子對愛國有直觀感受。通過 “我是中國人”“我是小學生”和“我愛學語文”這三個活動板塊,引導學生順利進行角色轉換和身份認同,體驗語文學習的快樂,激發語文學習的興趣,初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新編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教材9月1日全國投入使用

  記者從教育部金秋系列首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教育部統一組織新編了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教材,將于9月1日在全國投入使用。

  根據介紹,道德與法治教材按照由近及遠、由淺入深、螺旋上升原則,從家庭—學校—社區—國家—世界生活場域逐步拓展,選取學習素材,突出德法兼修;語文教材采取“語文素養”和“人文精神”兩條線索相結合的方式編排教材內容;歷史教材按照“點”“線”結合的方式編排教學內容,“點”是具體生動的重大歷史事實,“線”是社會發展演變的基本規律。

  落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收錄261篇古詩文

  在新編的三科教材中,語文教材所選古詩文數量有所增加,體裁多樣。小學有古詩文129篇,初中有132篇,其中以古詩詞為主,如《木蘭詩》《憫農》《游子吟》《出塞》《過零丁洋》《示兒》,還有一些文言文,如《愚公移山》《<論語>十二章》《<孟子>二章》《出師表》《少年中國說(節選)》;增設專題欄目,安排了楹聯、成語、諺語、歇后語、蒙學讀物等傳統文化內容,使學生在積累語言的同時,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歷史教材主要在中國古代史部分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涵蓋中國古代的思想、文學、藝術、科技等諸多方面,涉及的歷史文化名人40多位,科技文化著作有30多部。道德與法治教材介紹了傳統節日、民歌民謠、傳統美德、民族精神、古代輝煌科技成就等內容,培養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親切感,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同。

  強化革命傳統教育 涉及老一輩革命家40多位

  語文教材收錄了大量革命傳統經典篇目,如《紀念白求恩》《為人民服務》《清貧》《吃水不忘挖井人》《朱德的扁擔》《狼牙山五壯士》《開國大典》《黃河頌》《我愛這土地》等文章,小學約40篇,初中30多篇。教材中既有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領袖,也有江姐、趙一曼、劉胡蘭、董存瑞、黃繼光、雷鋒等革命英雄人物,以及錢學森、鄧稼先等為新中國建設做出巨大貢獻的著名科學家,還有魯迅、茅盾等著名文學家的作品。同時,指導學生閱讀《紅星照耀中國》《長征》《紅巖》《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紅色經典名著。歷史教材專門有2冊系統講述中國共產黨建立、發展,領導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史實,涉及老一輩革命家40多位;完整介紹了中國抗日戰爭從局部抗戰、全民族抗戰到最終勝利14年的史實,強調了中國戰場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做出的巨大貢獻和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團結抗戰中發揮的中流砥柱作用。道德與法治教材講述了革命領袖、英雄人物、革命事件、革命故事等具有代表性的內容,繼承和發揚“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

  加強國家主權教育 弘揚民族精神

  在語文教材的選文中,既有描繪祖國山川的秀美與雄壯,以美麗的景物感染學生的作品《富饒的西沙群島》《美麗的小興安嶺》,也有展示中華民族偉大堅強、百折不撓的民族精神,以鏗鏘的話語激勵學生,如《黃河頌》《壺口瀑布》。同時,還選入了講述各族人民維護國家領土完整、守衛祖國海疆的英雄事跡,以感人的故事滋養學生,如《無名島》《一著驚海天——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在初中教材中,以史實為依托,講述西藏、新疆、臺灣及附屬島嶼釣魚島、南海諸島等作為我國領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歷史淵源。

  開闊學生國際視野 國外名家名篇占比10%

  為開闊學生視野、培育科學精神、增進文化理解力,語文教材注重汲取人類優秀思想文化精華,選取來自不同國家的名家名篇。選文涉及革命領袖和歷史人物如列寧、高爾基,科學家如居里夫人、法布爾,自然和人文景觀如荷蘭的牧場、埃及的金字塔。選入的知名作品如高爾基的《海燕》、雨果的《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培根的《談讀書》、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裝》、笛福的《魯濱孫漂流記》等。義務教育語文教材中選入的外國作品約占總篇數的10%。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新編教材將義務教育階段原品德課調整為“道德與法治”,強調德法兼修。除此之外,把小學六年級上冊和初中八年級下冊設置為法治教育專冊,集中講授憲法,強化系統性。在新教材中,小學涉及30多部法律法規,初中涉及50多部法律法規、6部條例和司法解釋。

  據悉,根據中央對三科教材統編統用、三年實現全覆蓋的要求,2017年秋季學期,全國所有地區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統編教材,2018年覆蓋小學初中一、二年級,2019年所有年級全部使用統編教材。

  (據齊魯晚報、青島早報、人民網綜合消息)

   [編輯: 張珍珍]

半島客戶端

相關閱讀

中小學 新教材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

  1. <strong id="eai4v"><strong id="eai4v"></strong></strong>
    <strong id="eai4v"></strong>

    <bdo id="eai4v"></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河县| 莎车县| 莫力| 康定县| 微博| 平原县| 伽师县| 杭州市| 蕲春县| 米脂县| 营口市| 鄢陵县| 大埔县| 潞城市| 武宁县| 大余县| 平舆县| 赤壁市| 兴仁县| 汝南县| 永修县| 秦皇岛市| 景德镇市| 香港| 抚远县| 宜章县| 自贡市| 潜山县| 博客| 灌南县| 吉首市| 中宁县| 巨鹿县| 凤凰县| 黎平县| 陇西县| 乃东县| 衡山县| 株洲市| 深州市| 贺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