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年初至今,由于濟南樓市住宅供應量一直較少,市場經常處于供小于求的賣方市場,房價持續上漲的同時,開發商開始主動抬高購房門檻,有的甚至也開始“投機取巧”,半夜開盤、全款優先選房、“購房合同+裝修合同”應對限價政策、綁定車位和地下室、半公開炒房……花樣百出,形成了濟南樓市的“怪現象”。
全款優先,首付三成難買房 近半年以來,由于多家房地產開發商針對全款購房者的優先選房活動,濟南的房地產市場流行起這樣的段子:“全款的往里走,按揭的不要堵在門口,公積金的把車挪走?!币徽Z道出了房地產開發商對客戶的“挑三揀四”。
前段時間,濟南唐冶某樓盤突然半夜開盤,據傳,有資格入場選房的基本為首付六成以上的客戶。“全款優先,貸款靠邊”,事后,朋友圈便流行起了這句段子。
首付比例更高的客戶可以優先選房在濟南樓市已經不是個例。目前,濟南市場上這種方式很“流行”。
除了唐冶的樓盤,漢峪片區有樓盤選房也采取了全款優先的手段。下半年,西客站為數不多有房源的某樓盤,還未確定什么時間開盤,就已經在篩選6成以上首付的客戶。作為一個不愁賣的樓盤,3成首付的買房者基本沒有希望。
除此以外,捆綁地下室和車位售房,地下室和車位高價賣出……濟南樓市最近賣房賣的“花樣百出”。購買唐冶片區某樓盤的業主劉先生向記者爆料,雖然房價被執行了最高限價,但是開發商要求必須捆綁購買地下室和車位,自己只好無奈接受。購買濟南北部某樓盤的李先生則遭遇了開發商引導簽訂“購房合同+裝修合同”的雙合同方式,應對限價政策。
有開發商“半公開”允許炒房 近期,房地產市場上出現了一種新的炒房行為:在樓盤開盤加推之初,炒房者交納高于首付比例的購房款以后,不簽署購房合同,不參與網簽,只與開發商簽署協議,等到房價上漲到合適價位,由開發商再次將炒房者手中的房源賣出,炒房者賺取中間差價。
與傳統炒房客不同的是,這種炒房隱藏得更為隱蔽,一般都在“暗中”進行,購房者如果不直接向置業顧問咨詢暗示“炒房”,一般不過得知這種信息。以最近新開盤文莊片區綠地國際城為例,記者在咨詢了是否可以進行“炒房事宜”之后,置業顧問才告知可以操作。炒房者在開盤當日以17200元/㎡的優惠價格買入,開盤一周后,房價上漲到18000元/㎡,這時賣出便可凈賺800元/㎡的差價。
位于北園大街的一樓盤則更為直接,豐潤·鵲華天禧 Mini公寓的群發短信中提到,“現內部團購價9300-10000元/㎡,短期投資開盤3月后可免費更名,轉手可賺6-9萬元,回報率20%以上?!?br>
同樣都是賣房,開發商為何要這樣做呢?
銀行放貸緩慢,開發商回款壓力大 首先,相比較全款買房而言,按揭買房的回款時間則更長。按揭貸款因為要經過提交收入證明、資信證明、銀行審查個人還款能力等條件篩選,房款放貸時間大約要經過一個多月。并且,最近銀行貸款收緊,給開發商造成了一定的回款壓力,使得開發商更樂于接受全款和少部分貸款的客戶。
其次,由于一年來濟南土地價格猛漲,諸多開發爭相拿地,但之前拿地的項目大約還沒有進入銷售期,暫未回款,需要開發商有充足的資金作為后盾支持,所以,盡快回款也成為現有銷售樓盤的當務之急。
政策制定需多考慮法律方面對開發商的約束 業內人士認為,濟南的房價雖然趨于逐漸平穩,但市場整體仍然呈現供不應求的“賣方市場”局面,新房市場可謂暗潮涌動。開發商對六成以上購房者的篩選,極大傷害了首付能力有限的剛需購房者,從道德層面來講,開發商的做法不值得提倡。“全款優先、半夜開盤”等現象打破了長期穩定的購房規則,雖不違反法律,但也不利于開發商將來的整體發展。
山東豪才律師事務所律師周長鵬認為,最近房地產市場上出現的這些亂象,首先是一種市場選擇的行為,符合市場規律,也與現有購房政策有很大關系。從法律上來講,并沒有違背法律,但是并不合乎目前的政策,也不合乎情理,未來的政策制定要多考慮法律方面對開發商的約束,這樣就會盡可能避免這些問題的出現。同時,律師也提醒,如果不是剛需購房者,建議不要過分投資,被過度追捧起來的房產市場穩定性不高,風險也會加大。
近期,山東省開展了一系列打擊囤房炒房等違法違規行為專項行動,嚴肅查處懲治違法違規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并于近日通報了17個房地產市場違法違規典型案例。據透露,近日,住建部也將來濟南督查房地產工作,調查開發企業的不正當經營行為等違法違規行為,一場新的樓市整治“風暴”即將來臨。
[編輯: 王連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