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江德斌
提速降費是近年來消費者津津樂道的話題,各大運營商紛紛出招吸引顧客,升級版的“千兆寬帶”和其他優惠服務也接踵而至。去年以來,電信、聯通、移動三大運營商先后開啟了千兆寬帶的接入服務。然而消費者是否買賬仍待觀察。目前的寬帶市場上,有三大問題值得關注:高端套餐昂貴且短時內難以普及,實際網速遠低于運營商的宣傳值,捆綁消費等不合理規定殘影猶存。(4月27日《人民日報》) 寬帶提速降費是好事,也獲得了廣大消費者的一致認可和支持。但是,運營商玩弄虛招、口惠而實不至的做法,卻令人頗為不滿。這明顯是打著提速降費的名義,忽悠消費者,太沒有誠意了吧。很多網友抱怨:“百兆光纖第三方軟件測只有22兆”“20兆的光纖只有幾百K的下載速度,看流暢級別的視頻都卡”“50兆的網有時候連個網頁都打不開”,感覺自己是裝了個“假寬帶”。這些都充分暴露出運營商摻水太多,連最基本的上網保障似乎都不能做到了。
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16年中國寬帶用戶使用調查報告》顯示,近半數受訪網民覺得其購買的寬帶網速與運營商宣傳的網速不符,感受到提速降費帶來便利的網民僅占受訪總數的兩成多。由此可見,名不副實的“假寬帶”占了很大比例,消費者花了高速寬帶的錢,卻沒有享受到真正的高速寬帶,提速降費打的折扣太大,導致網友的體驗感很爛。某些運營商沒有真正兌現提速降費諾言,卻對外宣傳提速降費取得成績,實則已經涉嫌商業欺詐,理應被依法追究其責任,并向消費者道歉和賠償。
寬帶在互聯網時代的地位非常重要,猶如高速公路、高鐵一樣,乃是社會經濟發展最基礎的公共設施,不可或缺。而且,隨著智能手機的全面普及,移動網絡應用越來越豐富,消費者對上網的需求愈發強烈,在線購物、社交、看視頻、玩網游等,都需要高速寬帶。一個國家的寬帶網絡速度越快,可以承載的應用就越豐富,這也是國家要搞“寬帶中國”戰略的主要因素之一。
從現實情況來看,近年來,我國互聯網行業發展勢頭很快,不斷涌現出各種“互聯網+”應用,諸如網絡約車、網絡外賣、共享單車等行業的崛起,就跟高速寬帶的普及分不開。而且,我國在部分互聯網領域的創新,也已接近甚至超過美國,比如共享單車、手機支付等就是典型例子,這一切都離不開良好的寬帶基礎設施。
因此,無論是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還是保障寬帶中國、互聯網產業的順利發展,都要將寬帶提速降費進行到底。運營商要嚴格兌現承諾,不得玩弄文字游戲,不能用“假寬帶”忽悠消費者。對于違背承諾、虛假宣傳等行為,要依法予以重罰。同時,相關部門也應放開寬帶網絡建設門檻,鼓勵市場競爭參與者積極投資,通過充分競爭來促進寬帶提速降費。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www.aiborain.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