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羅志華
在互聯網醫院就診可以使用醫保報銷了。好大夫在線銀川互聯網醫院近日宣布,從3月19日起,銀川市民在好大夫在線銀川智慧互聯網醫院看病,不僅可以用醫保個人賬戶支付,而且納入門診統籌,按比例進行報銷。此舉在全國范圍內尚屬首次。(3月20日《新京報》) 當前,阻礙互聯網醫院發展的因素不少,其中最重要的是醫保支付難題。假如醫保不予支付,就意味著患者在互聯網醫院看病只能自己掏腰包,其業務量難以做大,競爭力勢必受限。然而,此前各地醫保部門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他們之所以沒有邁出這一步,主要還是顧慮其潛在的風險。首先,當前醫保基金較為緊張,顧及實體醫院都顯不足,互聯網醫院“入醫保”可能吃不消。其次,互聯網醫院納入醫保后,醫保付費的一些規則就不再管用,需要補足規則短板。譬如醫保在報銷比例上,本地與異地享受不同待遇,但互聯網醫院無地域之分,醫患既可能同處一地,又能相距遙遠,算異地還是本地,尚需新規則加以界定。
更大的問題是,互聯網醫院是否有利于醫保基金控費,是個爭議性較大的話題。從有利的一面看,網上診療活動都會留下痕跡,包括醫患之間的所有交流和服務,都能做到一覽無余,比實體醫院的診療更公開透明,這有利于醫保控費。但由于互聯網本身具有隱蔽性,且網上診療隨意性大,沒有形成完整的鏈條,咨詢、診斷、治療可能相互分開,導致診療呈現碎片化,缺乏連貫性,給控費帶來挑戰。
作為新生事物,互聯網醫院很多做法還處于摸索當中,因此,邁出互聯網醫院“入醫保”關鍵一步固然可喜,但邁好這一步才更顯可貴,既不因艱難而卻步,更應謹慎面對操作中可能出現的新問題,方能做到有勇有謀地推進這項改革,并在改革中積累經驗,破解醫保支付這個制約互聯網醫院發展的瓶頸難題。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www.aiborain.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