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小偷克星”,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省城神捕馬緒元。而如今,在泉城路也有一個“小偷克星”。不過它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一百多人組成的微信群。借此信息化平臺,歷下公安泉城路派出所將轄區民警、各專業警種以及保安、商戶串聯起來,形成合力打擊侵財類犯罪。
“小偷克星聯盟”建群以來,先后破案120余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50余名,為群眾挽回損失130余萬元。
群內“千里眼”
助擒“孔乙己” 11月15日上午,記者在泉城路派出所見到現行組民警朱連全時,他正趕往泉城路一家大商場。“小偷克星聯盟群里有保安反映,一小伙在柜臺附近試圖尾隨顧客,眼睛還老盯著對方手機。”通過保安上傳的群圖片,民警感覺此小伙體貌特征與之前一名盜竊慣犯有點兒相似。
雖然事后證明是虛驚一場:小伙等候約會女友,手機沒電的他想找人幫忙聯系,可又不好意思。對此,民警朱連全卻很認真,因為有不少案子正是通過保安、商戶等社會力量及時提供線索才得以破獲。
2016年9月初,有商戶發現一男子多次進出書店,卻從不買書,工作人員悄悄拍照后通過微信群向民警求助。很快,民警按圖索驥找到了那名男子,并當場繳獲了其藏在褲腳內的四本書,“小學文化的他名字都寫不利索,可其辯稱‘購買’的社科類工具書卻只有研究生才能看懂。”
事實面前,曾有多次盜竊書籍前科的嫌犯何某只承認自己一時糊涂,就偷了這一次。“后來,我們把何某的情況進行了通報,群內有商戶說對他有印象,曾見其現身芙蓉街一胡同,但衣著有變。”泉城路派出所副所長鄭希鵬說。于是他們根據何某換裝細節,很快發現了他在胡同內的落腳點,不僅成功抓獲其另一名同伙,還順藤摸瓜于山大路科技市場附近截獲兩人試圖通過物流發回湖南老家的四大箱新書,共600多本,涉案價值3萬多元。
泉城路派出所所長明前成告訴記者,通過建立“小偷克星”聯盟群,所里充分聯動和整合轄區內的安保、商戶等各方社會力量,解決了警力不足的問題。
今年以來,泉城路派出所借此已先后打掉以未成年人和孕婦為主實施盜竊的海南籍犯罪團伙、以公交站牌為盜竊目的地的新疆籍犯罪團伙、以偷電動車為主的河南籍犯罪團伙和以用鑷子為作案工具的東北籍犯罪團伙,抓獲扒竊犯罪嫌疑人40余名。
犯罪嫌疑人盜竊的書籍
“黃金兩小時”
追回乞丐三千積蓄 那邊,民警朱連全剛處理完商場保安的反饋;這邊,“小偷克星”聯盟群里又有了新警情:一市民撥打110報警,自己停放在泉城路一超市外的自行車遭竊。
盡管正值午飯時間,可鄭希鵬扒拉了幾口飯后,就帶領視頻偵查組成員與值班民警一同趕赴案發現場,“所里分了6個作戰單元:值班組4個、1個現行組和1個視頻偵查組。值班組負責接處警,實行首接責任制;現行組不參與值班,從事街面巡邏、抓現行;而視頻偵查組,顧名思義,就是調取監控,進行視頻追蹤。”
“目前我們轄區實現了視頻監控的‘全域覆蓋、全網共享、全時可用、全程可控’。”泉城路派出所所長明前成告訴記者。所以在視頻監控中,要求相關民警在發案后兩小時內必須調取到嫌犯作案視頻,獲取其體貌特征,盡快展開圍捕。
2016年10月中旬的一個深夜,一名年逾六旬、衣衫襤褸的老人突然跑進泉城路派出所嚎啕大哭。值班副所長鄭希鵬一問才知:劉大爺是一名流浪漢,省吃儉用攢下了8000元。可誰想,他在泉城路路邊睡了一覺后錢就不知去向,“多年積蓄遭竊,老人連死的心都有了。”
“其實,后來我們獲知心急的老人有所夸大,其積蓄只有三千多元。”民警當即展開調查并很快發現了一名騎三輪車男子的蹤跡,“他大約四十來歲,留著平頭。趁老人在路邊熟睡時,偷走了其藏在包裹內的現金。”
進一步追蹤后,民警于次日凌晨在二環東路高架橋下發現了小平頭。“當時,他正在三輪車里呼呼大睡,偷來的錢就藏在懷里。”鄭希鵬說。讓民警詫異的是,這名德州來濟的男子王某竟然也是一名流浪漢。原來,王某曾與老人一同流浪過,接觸時他發現了老人包裹里的秘密,隨即就動了賊念。
“若不及時調取監控,王某下一步的蹤跡難覓不說,老人的積蓄也會被他揮霍。”明前成說。
視頻圖像庫
讓竊賊無處遁形 “這是今天盜竊自行車案件嫌犯的視頻、圖像資料,大家留心注意,一旦發現轄區內有相似目標,請迅速反饋。”11月15日下午警情相對平穩,可“小偷克星”聯盟群的成員們卻沒有閑著,值班民警將處警現場的圖片、視頻資料上傳,現行組和視頻偵查組民警按圖索驥的同時,還將其與以往的案件進行比對、串并。
“除調取監控要快,我們還在‘全’上下功夫。注重案件視頻的日常積累,建立了案件視頻庫、重點嫌疑人圖像資料庫等。”明前成告訴記者。目前所內資料庫已儲存近千條案件視頻以及數百名嫌疑人圖像,“這對視頻偵查工作和街面抓現行工作都起到了積極效果。”
2016年4月,泉城路派出所轄區發生一起入室盜竊案。民警在偵查時發現此案特點與去年轄區內的幾起案件手法類似。“雖然當時未能破案,我們還是留存了嫌犯的監控視頻資料。”這次民警調查獲悉,嫌犯作案后騎著一輛自行車離開,“當嫌犯騎至黑西路附近時,他的自行車壞了,又改乘出租車離去。”
緊接著,民警根據出租車司機反映,最終在淄博將菏澤小伙籍李某抓獲。起初,面對民警,有多次前科的李某十分狡猾,只承認今年在泉城路作案。后來,民警通過所里建立的視頻庫案件檢索和嫌疑人圖像進行比對,成功串并出去年以來李某在泉城路轄區實施的6起入室盜竊案件,“以此為突破口,最終李某如實向我們供述了在省城實施的50余起入室盜竊案件。”
多警協作
擒獲快遞大盜 11月15日下午,臨近下班時間,可記者發現“小偷克星”聯盟群成員卻沒有休息的意思。“近日,泉城路所轄區共發案14起,其中扒竊案件8起,盜竊摩托車電動車3起,詐騙1起,其他2起。扒竊案件以18點至21點在公交站牌處居多”。
原來,“小偷克星”微信群里除了泉城路派出所的民警、轄區保安之外,還涵蓋了刑警、法制、網警等多警種骨干力量。“通過這一信息化合成平臺,所里的案子就成了大家的案子,相互間可以即時通報情況,共享信息交流辦案經驗。”明前成舉例,比如前方民警在偵查、抓捕中,群內各警種就可通過前方發回的圖片、視頻等信息,根據自身優勢主動介入,積極提供支持,避免了因溝通不暢貽誤最佳戰機。
2016年9月底,泉城路轄區發生多起快遞車被盜案件。“快遞員上樓送貨時沒鎖車門,嫌犯趁機下手。最多的是恒隆橋附近的一輛快遞車,丟失了價值十幾萬的衣服、鞋子等。”副所長鄭希鵬說。雖然民警分析,嫌犯可能就是快遞員或從事過快遞這一行,熟知這一問題,但由于其十分狡猾、多次偽裝,案件一時陷入僵局。“后來,我們在群里和刑警、網警交流時,一名老刑警突然對快遞嫌犯某次作案前去醫院的軌跡很感興趣。”
“嫌犯雖然反偵查經驗強,但憑著多年的經驗,他感覺對方作案前會心態相對放松,也更易留下線索。”果然,民警就此改變偵查方向,從嫌犯光顧過的那家醫院下手,最終在海量信息中獲取了他曾為一名女病號拿藥的線索。
“進一步調查,我們確認女病號的丈夫劉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刑警、技術等警種鎖定嫌犯后第一時間將情況發給群里的抓捕民警,而抓捕民警根據視頻傳輸的嫌犯圖片等信息,很快將快遞大盜劉某抓獲。
果然,劉某曾是一名快遞員。民警審查得知:二十來歲的劉某從德州來濟,是一名上門女婿。因老婆總嫌他沒出息、掙錢少,劉某就盯上了曾經的同事,利用他們忙于送貨、極易疏忽的特點下手行竊。但是最終,還是難逃法網。
(記者 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