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型現代呂劇《劉謙初》首演。
文/圖 半島記者 王曉偉 通訊員 宗緒昌 孫倩倩 劉俊 報道
本報訊 11月7日,由平度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主辦,平度市呂劇團承辦的慶祝平度市呂劇團成立60周年茶話會,在平度市政府招待所舉行。
青島市委宣傳部文藝處處長閆杰,青島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副巡視員郝紅,平度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波,平度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春雷,平度市政協副主席崔傳富,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青島市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商中有,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國家一級演員、導演崔彩彩,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大型現代呂劇《劉謙初》音樂總監丁博民,萊州、黃島、龍口等周邊區市劇團負責人,以及平度市鎮(街道)宣傳統戰委員、文化專職干部,文化系統離退休老干部等200余人參加茶話會。
劉波在回顧了呂劇團60年輝煌發展歷程后,對推進呂劇事業不斷發展提出三點要求:一是要把握正確方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凝聚平度發展正能量,在服務、推動中心工作中實現自身價值。二是要堅持為群眾服務,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多創作群眾喜聞樂見的作品;要不忘藝術初心,將更高的生活追求、精神追求融入到文藝作品中去,引導積極向上的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以文化人,以藝潤心。三是要注重人才培養,推動呂劇團不斷發展壯大,著力優化人才隊伍結構,加大對人才的培訓、培養力度;不斷促進呂劇自身的改革和創作水平提高,使曲目內容和表演形式與時俱進。
陳春雷在致辭中說,近年來,平度市呂劇團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積極投身全市綜合改革試點,以文化惠民為宗旨,廣泛開展“送戲下鄉”公益演出活動,覆蓋了全市農村、社區,點亮城鄉居民業余文化生活。今年以來,已送戲下鄉318場,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倍多。
茶話會上,青島市委宣傳部文藝處處長閆杰,青島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副巡視員郝紅,呂劇專家丁博民、龔魯陽分別致辭。老中青藝術家演出了傳統呂劇《姊妹易嫁》、《豐收之后》、《紅嫂》、《小姑賢》等10余個劇目選段。
茶話會結束后,當晚在同和文化中心舉行了大型現代呂劇《劉謙初》首演。
小資料
平度市呂劇團前身為業余呂劇戲班,1956年,平度縣呂劇團正式成立,有36人。60年來,呂劇團成績斐然,多次被山東省政府指定為擁軍慰問團演出團隊,曾為中央、省委、濟南軍區領導作匯報演出,編排的《朱元璋招親》和《瓜果飄香》曾進京演出,獲得有關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好評。
在匯演和比賽中獲各種獎項80余個。其中,2005年創作編排的呂劇《西瓜熟了》在全省地方戲小戲大賽上獲演出、編劇二等獎,演員二、三等獎等5個獎項。2015年,編創的《劉謙初與張文秋》榮獲黨史優秀成果聲像制品類二等獎。今年,該團與煙臺藝校簽訂3年代培計劃,每年從平度市初中應屆畢業生中聯合招收23名學生,進行為期3年的學習,為呂劇團日后打造“平度第一團”奠定基礎。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