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胡建兵
四川廣元一醫院開出“鴛鴦處方”,一面開具高價藥的電子處方向醫保部門騙取醫保基金,同時手寫處方開出功能類似的廉價藥給病人使用。涉案的廣元市心血管病醫院在2013年、2014年兩年間,共騙取醫保基金749萬元。日前,廣元市檢察院已對該醫院及院長何某等9人提起公訴。(10月7日《成都商報》) 醫療保險被認為是所有社會保障項目中最復雜的,因為它牽涉到社會保險機構、醫院、個人、企業和醫藥行業等,它們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但騙取醫保卻有可能是最簡單的,因為,它只涉及到醫院和患者。第一步,涉事醫院負責人通過提供虛假藥品清單,安排藥房工作人員錄入醫院醫療系統。第二步,指使醫生,在醫療系統中給病人開具高價虛假藥品的電子處方,同時開具手寫輸液單,用功能類似的低價藥品替換電子處方上的部分虛假高價藥品。第三步,指使醫院護士按照醫生手寫的輸液計劃單給病人用藥,以電子處方藥品向各級醫保部門報銷醫療費等。只用三步,就能騙取醫保基金。從這些環節來看,這種騙保方式操作不是十分復雜,手段也不是十分高明,但這個醫院卻在短短的兩年內能騙取醫保基金749萬元,說明當地的醫保管理幾乎失控,有關部門有不可推卸的管理責任。
醫院向醫保部門報的是高價藥,用在患者身上的卻是低價藥,這種騙保方式,不僅侵犯了患者的利益,而且直接破壞了醫療保險制度,也損害了其他參保人的利益。因為,如果大量醫保基金通過這樣的黑洞流出去,肯定會降低整個基金的保障能力。
有關部門如果嚴格按照醫保管理制度對醫院申報的每一筆資金進行嚴格審核,涉事醫院這種不是十分高明的騙保手段是很容易被發現的。試想,醫保管理人員只要到這家醫院里轉一轉,把電腦處方與病人使用的手寫處方和藥核對一下,就很容易發現問題。因此,要防止此類事情再次發生,醫保行政部門要修改相關程序,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更要在事前監督和事后嚴懲等方面進行相關的法律制度設計,使那些騙保者知道騙保后果的嚴重性,使之既不敢騙又不能騙。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www.aiborain.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