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風
文/圖 半島記者 魏海洋
通訊員 藍潤青
8月29日對于李滄區的中小學生來說真是特殊的一天,他們的開學首日上得頗有意思。首先,李滄區中小學60間“電子書包”教室新學期同時啟用,為信息化教育增添了色彩。再者,第一天的第一節課登上講臺的不是班主任,而是學校的校長。開學第一課全部由校長來上,而且還有校長采用最先進的“電子書包”的形式。這樣的創新形式,在教育教學上取得了非同尋常的效果。
結合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新中國成立67周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等重大歷史事件,李滄區42位中小學校長各選主題,精心備課,多種形式開展學生思想品德、行為規范和安全等專題教育。
在李滄區永安路小學、弘德小學和王埠小學,三位校長還使用“電子書包”給同學們上了別開生面的開學第一課——校長邀請課,主題分別是“紅軍長征”和“安全教育”。
弘德小學(原定名南嶺小學)是李滄區今年新啟用的小學,校長呂紅軍為齊魯名校長。開學第一課,在弘德小學合班教室里,呂紅軍校長為小朋友們講授的是一堂有關生存教育和責任教育的電子版安全“始業課程”。
42位校長同時上第一課,用這種形式開啟新學期的序幕,頗有新意。呂紅軍說,通過校長的言傳身教,能夠讓教師切實感受到校長的理念,進而理解和內化。
據悉,2016年秋季新學期,李滄區共建設配備了60間“電子書包”教室,全區44所中小學每校至少配備一間,在前期試點基礎上目前為止李滄區共有72間“電子書包”教室。硬件有了,教師的教學也要跟上。為此,今年暑假從8月11日到8月25日,李滄區完成了為期15天的“電子書包”第一階段培訓,共組織培訓32場,培訓教師1287人,包括所有學校中層干部和全學科教師,不少校長主動參與培訓,約占全區教師人數的二分之一。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