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記者 于紅靚 實習生 陳亞倩
買房租房,中介幫忙。二手房交易火爆,但也出現不少問題,虛假房源、隱瞞真實信息、強制貸款銀行等行為引發眾多詬病。近日,住建部等七部門近日聯合印發相關管理意見,要求各地核驗房源信息,并強調不得將金融服務與其他服務捆綁。該舉措在業內引發廣泛反響,多位從業人員表示,新舉措將進一步規范二手房市場。近日,記者走訪島城二手房中介市場,就二手房交易中的諸多問題展開調查。
沒用指定銀行要交服務費? 對很多購房者來說,新房市場供不應求,考慮到價格和區位等,二手房是個不錯的選擇。但二手房交易,涉及到過戶、繳稅等多個環節,對沒有經驗的購房者來說難度不小,這時候中介應運而生。但是隨著二手房市場飛速發展,各房產中介之間競爭日漸劇烈,“價格不透明”、“吃差價”、“亂收費”等垢病浮出水面。
“前段時間我買的二手房,辦理貸款的時候,中介強烈推薦我使用光大銀行。”市民張女士在某二手房平臺看中一套房子,在辦理貸款時遇到不快。“業務員告訴我是公司的規定,但是我在其他銀行能辦到更低的折扣。”最終,經過多次協商,張女士在建行辦理了貸款,因為沒用中介指定的銀行,她被要求支付2000元。“業務員說是‘服務費’,是公司規定,在指定銀行辦理就不收該筆費用。”張女士說。
“事實上,這個環節除了評估費,不應該再收取其他費用了。”青島鏈家網市場分析師張斌介紹,買房貸款原則上是購房者有自由選擇貸款銀行的權利。
“優質房源”往往是噱頭 據了解,目前島城做房產中介的注冊品牌有200多家,實體門店超過3000家,行業從業人員4萬余人。整體來看,中介市場相當大,但高位運行的背后,虛假房源、信息不實等問題也不少。18日記者走訪多個二手房實體門店,在一條幾十米長的街道上,往往能發現三四家房產中介,而且多個中介還是鄰居。在洪澤湖路一家房產中介門店前,記者從門店貼出的售賣信息上,發現一個總價低、樓層好的房子,進去一問,房子“果然”賣出去了。
“不曬出點價格低、區位好的房子怎么吸引購房者?”一位中介坦然地說。除了一些門店,一些二手房網站上也不乏這種情況。記者在某購房網站上,發現一套今年5月份掛出來的房子,價格、房齡、區位等都不錯,打電話一咨詢,對方以“房子出了問題,不方便看”為理由拒絕,并提出帶看周邊小區的房子。在一些購房者看來,打電話咨詢后發現房子不能看,這還算好的,沒耽誤太多的時間和精力。“有的房子的現場圖和網上曬出的不一致,甚至有的樓層都錯了。”最近正在買房的小劉坦言,為此耽誤了不少時間,卻也無可奈何。
七部門規范中介凈化市場 針對這些問題,住建部等七部門近日聯合印發相關管理意見,要求各地核驗房源信息,已出售或出租的房屋,要在合同簽訂之日起2個工作日內將房源信息撤除;中介機構不得為不符合交易條件的保障性住房等房屋提供中介服務;不得將金融服務與其他服務捆綁等。
此外,針對越來越多的中介機構和金融機構建立業務合作關系,意見要求,中介機構提供住房貸款代辦服務的,應由委托人自主選擇金融機構,不得將金融服務與其他服務捆綁;中介機構不得提供或與其他機構合作提供首付貸等違法違規的金融產品和服務,不得向金融機構收取或變相收取返傭等費用;金融機構不得與未在房地產主管部門備案的中介機構合作提供金融服務。
政策一出臺,得到了多位業內人士的歡迎,在他們看來,房產中介市場需要規范,這樣的措施有利于凈化二手房市場。“那些不規范的房產中介必須得調整了。”一位業內人士一針見血地指出,這樣的舉措將有利于整個行業的發展,對購房者、對買房者、對房產中介都是有益的。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