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張海英
從2011年秋季學期起,國家正式啟動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孩子們吃上了免費的營養午餐。記者在湖南武陵山脈深處的苗家山寨發現,雖然小學生和學前班的孩子們同在一個樓里,但學前班里只有三個孩子能夠和哥哥姐姐一起分享這頓營養午餐。(6月10日央視) 顧名思義,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只覆蓋小學生和初中生。由于沒有包括學前班孩子,他們只能回家吃午飯。對偏遠貧困地區孩子來說,回家吃午飯不僅路途遠,而且午餐營養差。比如新聞中提到的孩子,由于家庭負擔不起4元營養餐,只能吃沒有一點肉的冰涼的菜,僅有的溫度是白開水。
2015年全國營養和慢性病報告顯示,全國6歲以下兒童的營養不良率是8.1%,貧血發病率是11.6%,其中農村孩子是城里孩子的兩到三倍。這說明亟待改善學前班孩子或者幼兒園孩子的營養,不能讓孩子輸在“營養起跑線上”,而改善的任務只能由家庭、社會、政府來承擔更多責任。
據悉,一項名為“為5加油”——學齡前兒童營養改善計劃的公益行動日前正式啟動,已經落地湖南、貴州、青海等5個省份貧困地區的545個山村幼兒園,計劃未來5年,該項目將惠及全國22個省的20多萬名學齡前兒童。在為此點贊的同時,筆者也有些憂慮,還有多少學前班孩子無法受惠?畢竟,公益行為雖然值得鼓勵,但其籌資情況等往往存在不確定性。
解決貧困地區學前班孩子免費營養午餐的“主力”應該還是政府,“為5加油”只能作為一種補充。相比公益性項目,財政為學前班孩子提供免費營養午餐是穩定的和可持續的。雖然這筆支出也增加了財政負擔,但孩子是國家的未來,身體健康是孩子成長的基礎,在其他方面適當勒緊褲帶節省一些,讓學前班孩子吃上免費營養午餐是必要的,這也有利于縮小城鄉孩子營養差距,促進社會公平。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www.aiborain.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