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毛建國
這幾天,一篇《別讓華為跑了》的文章,在很多人的朋友圈刷屏。文章的大意是,近幾年深圳的人力成本和租金成本都在明顯上漲,特別是去年一年的“一路狂奔”讓不少制造企業感受到了沉重壓力。受此影響,未來華為可能將發展中心從深圳轉移到東莞。華為對此回應稱,該公司從未有計劃將總部搬離深圳。(5月23日《第一財經日報》) 文章引發的關注,遠遠不止于深圳,可以說,已經成為一個全國熱點。這不禁讓人想到,早在2002年就曾經流行過一篇網文《深圳,你被誰拋棄?》。如今,已經過去了14年,深圳并沒有被誰拋棄,競爭力穩居全國各大城市前列。但這是否就能說明,這前后兩篇廣受關注的文章,只是杞人憂天呢?
一家企業與其所在的城市,如同戀人一樣,是相互成全的關系。像華為這樣的企業,對于深圳的貢獻自不必言。一份深圳龍崗區的官方報告提及,“若剔除華為,我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則下降14.3%。”不能說深圳不重視華為這樣的企業,深圳龍崗區就提出了“服務華為”的口號。
應該看到,深圳在營造發展環境,以及服務企業的力度上,是有自身優勢的,但這并不代表城市已完美無缺。比如,房地產過度發展已對工業形成“擠出效應”,大企業用地面臨困難。如果城市不能正視和回應企業的訴求,那么企業就有可能發展受挫,由此離心離德。相反,如果城市能有命運共同體意識,真正做到換位思考,努力提供貼心和精準的服務,就能獲得企業認可,實現發展共贏。
由是而言,雖然華為表示沒有“離心”,但深圳依然要從“別讓華為跑了”中讀到危機意識。其實不光深圳,每一個城市都要思考,在這個百舸爭流的時代,自己在營造發展軟環境上,已經做了一些什么,還可以做一些什么?自己對企業還有沒有吸引力?這是關系發展的核心問題,是必須解決的尖銳問題。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www.aiborain.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