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沽河經過綜合治理,兩岸農業再現生機。記者在即墨、萊西沽河岸邊看到,一條蔬果花香長廊,將整個大沽河沿岸的美麗鄉村串聯起來,讓初春的生態環境顯得格外生機昂然,形成一幅幅獨特的“忙春圖”。
現場:
不僅能賞花還可來垂釣 昨天正好是春分節氣,記者在大沽河即墨移風店鎮和段泊嵐鎮等河段看到,這里栽種的楊柳已經吐出新綠,透過隨風飛舞的柳葉,看到河面上游來游去的幾只野鴨和白鵝,沿岸的村莊被春天的氣息包圍。在萊西沽河街道萬畝生態觀光園區,種植的桃、杏、梅和梨樹,將在下周全部綻放,尤其是到4月份,沿著沽河綠道左岸一路而下,路上的梅花和櫻花十分迷人。
記者注意到,在大沽河沿岸不僅能賞花,還能看到沿途村民捕魚的景致。昨天上午,大呂一村居民老胡帶著漁具張網捕撈,收獲了不少像梭魚、小鼓魚等河鮮。老胡說,春天來到,大沽河蓄水段的濕地和河心島,成了垂釣的好地方。許多釣魚愛好者紛紛駕車來到大沽河畔,甩桿垂釣享受休閑時光。
目擊:大沽河兩岸呈現“忙春圖” 春天來了,菜農又開始在田地里忙碌起來。昨天上午,住在大沽河岸邊的即墨移風店鎮女兒村菜農李修勇邊澆菜邊介紹說,去年底他在河壩下面種了1畝多大蒜,現在剛剛頂破地膜,正是生長的關鍵時期,正用大沽河水進行澆灌,再過一個月就收獲了。李修勇說,多虧了大沽河的蓄水工程,他們這里的地下水豐富,村里上千畝的菜地喝著清清的大沽河水,肯定又是豐收年。
記者了解到,作為青島蔬菜種植基地之一的即墨市移風店鎮,是靠大沽河最近的地方,這里種植著上萬畝各種蔬菜,僅冬暖大棚就有5000多畝。大壩村菜農張明村介紹說,趁著大沽河治理的好時機,他在河岸邊承包了幾十畝地,種植了70多個大棚,目前西紅柿、青椒、花茄子和芹菜等10多個品種已經成熟。移風店鎮黨委書記王海剛介紹說,利用大沽河的地理優勢,目前全鎮已經增加到了30多個專業蔬菜村莊,大棚蔬菜也增加了近一半,沽河兩岸成了名副其實的蔬菜基地,而大沽河的蓄水工程,保證了菜農利益。
“沽河街道境內已形成了數千畝的蔬菜基地,多個大規模的種菜基地年產新鮮蔬菜,已超過百萬斤?!比R西農業局農技站萬站長介紹說,大沽河治理后,沿岸種菜面積大大增加,許多菜農建起了大棚,像山后韭菜基地、沽河蔬菜基地等,都成了兩岸的大菜園。春天來了,萊西市大沽河兩岸將有大量新鮮蔬菜走上市民餐桌。
延伸
大沽河蓄水讓菜農受益 “像萊西店埠鎮的鮮多多、即墨移風店的貿潤合作社等蔬菜基地,都是在大沽河治理后,出現的農業盛景?!痹蠊梁又卫砉ぷ髦笓]部副總指揮、青島市水利局巡視員李華貴介紹說,大沽河沿岸修建的多個蓄水工程,讓沿岸菜農有了充分的地下水源,沿岸規劃重點培育的蔬菜基地,如今也已經成為青島蔬菜市場供應的主要源頭。沿岸上百公里,將成為春天一大農業景色。
“目前,大沽河治理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已初步顯現,但要充分利用和發揮大沽河治理帶來的各項紅利,確保大沽河長期穩定發揮更大作用,還需要各級繼續加大對大沽河的管理、支持的力度,合理有序地進行規劃、開發和利用,讓老百姓持續受益?!崩钊A貴介紹說,緊鄰大沽河,豐富的沽河水讓兩岸的蔬菜從生長之初,便享受著比其它蔬菜更高的待遇,基本形成了“北果南菜”的農業總體發展格局,大沽河流域建設成了“集農業生產、科技示范、生態觀光旅游”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聚集帶。
記者 康曉歡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