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9日,韓國棋手李世石九段及其女兒與"阿爾法圍棋"創始人德米什·哈薩比斯合影。 新華社發
新華社首爾3月9日電 “‘阿爾法圍棋’,比想象中厲害。”韓國棋手李世石在9日首局人機大戰告負后說。
“阿爾法圍棋”與李世石五盤棋比賽中的第一局9日下午1時在首爾四季酒店舉行,經過4個半小時的對弈,Deepmind公司開發的人工智能“阿爾法圍棋”(AlphaGo)以186手,執白中盤戰勝李世石。
對局中,雖然“阿爾法圍棋”下了兩三手的怪棋,但一直保持序盤的優勢。李世石黑棋第7手是試探性的一招,但“阿爾法圍棋”應手正確,布局階段占優。接著“阿爾法圍棋”下了白24,26兩招強手,掌握了局面的主導權。
雖然“阿爾法圍棋”白80手有點緩,而且到黑93手時,黑棋局勢逆轉……到186手時,黑棋已貼不出目來,李世石投子認輸。
李世石賽后說:“我對‘阿爾法圍棋’的表現感到吃驚。事實我一直認為不會輸掉。但‘阿爾法圍棋’下得那么完美,真沒想到。我認為因為序盤布局的失敗,黑棋一直處境艱難?!?br>
當天,在現場講棋的金成龍九段評價“阿爾法圍棋”對陣李世石時說:“作為一名職業棋手輸掉棋受到的沖擊不小,‘阿爾法圍棋’完全以與職業棋手不一樣的方式來下棋,它對自己失誤非常冷靜,幾次失誤都沒有在大勢上落后?!?br>
李世石說:“我對陣‘阿爾法圍棋’時,有兩個方面很吃驚:第一個是序盤布局能力比想象厲害;第二個是它會下勝負手。今天的比賽是雙方都很難的一場對局,但它算法能力比較強,實戰中他下了人類想不到的一手,讓我大吃一驚?!?br>
當被問到是否后悔接受挑戰時,李世石回答說:“雖然首局敗給了‘阿爾法圍棋’,但我今天下得很高興。我還期待以后的對局。經歷了第一局,我認為后面的對局還是五五開?!?br>
中國圍棋隊總教練俞斌用“震撼”來形容,而相較于人類來說,電腦最大的優勢在心態。他說:“這盤棋電腦不是靠運氣,而是憑借實力完勝的,這不由讓我們對李世石的信心有所動搖。”他同時認為,李世石這盤棋發揮得不好,其實也未盡全力。
■解讀
電腦贏了,危及人類生存?
人工智能“阿爾法圍棋”9日在韓國首爾戰勝韓國九段棋手李世石,取得圍棋人機大戰首場比賽勝利。雙方10日將繼續比賽。作為頂尖棋手,李世石能否“捍衛”人類智慧的“最后一塊棋盤”已引發全球關注,而圍觀“人機大戰”,卻不能光看熱鬧,其中自有門道。
為什么用圍棋測試?
一邊是永遠的冷靜沉穩,一邊是常有的激情創意。機器與人的思考風格并不一致,智力孰優孰劣并不好測,但一直以來,全球重要IT公司幾乎都偏好用人機棋類博弈,來檢驗人工智能的進步。
棋類智力對戰游戲,歷來是計算機“智能”水平的試金石之一。計算能力、判斷能力、思考甚至學習能力,都可在勝負分明的棋盤上得以檢驗。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進步,人類在棋盤上的陣地近年來不斷“失守”。
1997年,美國IBM公司超級計算機“深藍”依仗強大的計算能力,戰勝當時世界排名第一的國際象棋大師卡斯帕羅夫。
?。玻埃埃赌?,中國超算“浪潮天梭”同時對戰5位中國象棋特級大師,最終以總比分險勝,取勝關鍵被認為是不知疲倦的穩定性和超強計算能力。
圍棋被視為人機對決的“最后一塊棋盤”。由于棋盤上變化繁復,“千古不同局”,計算機也無法僅通過“蠻力”窮舉來取勝。也因此,許多專家認為,電腦要想攻陷人類智慧的這一堡壘,至少再過10年。
但去年10月,人工智能程序“阿爾法圍棋”以5:0的戰績橫掃歐洲圍棋冠軍樊麾。這是人工智能程序首次在不讓子的情況下戰勝人類圍棋選手。
對陣雙方實力如何?
李世石九段,韓國棋手,世界圍棋領域代表性人物之一。他屬于典型的力戰型棋風,善于敏銳地抓住對手的弱處主動出擊,集中力量擊垮對手。落子“穩、準、狠”,經常能在劣勢下完成逆轉。
“阿爾法圍棋”,美國谷歌公司旗下人工智能公司“深度思維”開發的智能軟件。它可以運行在不同的硬件平臺上。其“單機”版本用到48個中央處理器,而還有一個分布式運算的版本,可同時用到多臺計算機的1202個CPU,大大提升計算能力。除了超強的計算能力,“阿爾法圍棋”最大的特點是學習能力較強。
人機大戰“第一回合”阿爾法圍棋”戰勝李世石后,有人問換柯潔等年輕高手會如何?中國圍棋隊總教練俞斌說:其實柯潔和李世石之間的差距是微乎其微的,“他們自己發揮的水平高低相差很大,如果說是柯潔去下,可能整體會好一點,但也難說一定能贏?!?br>
人機對戰意義何在?
這次比賽在韓國、中國、日本同時直播,比賽采用中國規則。即使一方率先取得3勝,也會下滿5盤。
對這次比賽的意義,德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的安德烈亞斯·登格爾說,從人工智能的角度看,“阿爾法圍棋”勝出,將是證明深度學習技術潛力的有力證據。
這些進步可能意味著人工智能正在走向快速發展的時代,或能引領新一輪產業創新與變革的到來。
這場“人類輸給機器”的對弈,不免再次讓人想到人工智能是否會接管人類、甚至威脅人類生存的話題。盡管包括霍金在內的科學家都對人工智能的研發提出過警告,但就目前看來,電腦還遠未發展到這一步:在某些領域人腦肯定不如電腦,但人腦的一些簡單功能,至今也都還是人工智能難以突破的壁壘。
據新華社
■賽程
大戰采用中國規則
●比賽賽程
此次對戰分為5局,分別是:3月9日、3月10日、3月12日、3月13日和3月15日。
●比賽規則
將采用中國規則。比賽用時為每方兩小時,一分鐘讀秒3次。
●比賽流程
來自首爾的一名業余圍棋六段棋手將扮演“阿爾法圍棋”的“眼”和“手”,一邊看屏幕一邊代替“阿爾法圍棋”下棋。
●比賽獎勵
獲勝的一方將獲得100萬美元獎勵。若“阿爾法圍棋”獲勝,獎金將捐給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STEM 教育以及圍棋相關公益團體。
●比賽直播
視頻網站YouTube將全程直播并同時提供韓語和英語講解。
據《北京晚報》
■背景
“阿爾法圍棋”是何方神圣
AlphaGo由兩部分組成,Alpha對應希臘語的首字母,也就是常說的“阿爾法”,Go是日語中對圍棋的稱呼。因此,許多人稱之為“阿爾法圍棋”,還有人根據發音親昵地叫它“阿爾法狗”或“阿狗”。
它出生在英國。2010年,德米什·哈薩比斯等人在倫敦創建了“深度思維”公司,該公司開發出了“阿爾法圍棋”軟件。2014年,美國谷歌公司收購了“深度思維”,因此它現在也許可以算是美國籍。
哈薩比斯等人今年1月在英國《自然》雜志上發文說,在英國圍棋協會見證下,“阿爾法圍棋”以5比0戰勝歐洲圍棋冠軍、前中國職業棋手樊麾,成為第一個擊敗人類職業棋手的電腦程序。
那“阿爾法圍棋”究竟長什么樣?很可惜,“深度思維”公司的官方網站說,該軟件的代碼并不開放下載。要想了解它,目前主要就靠《自然》上的那篇論文,不過普通人難以看懂。
美國臉書公司“黑暗森林”圍棋軟件的開發者田淵棟在網上發表分析文章說:“‘阿爾法圍棋’這個系統主要由幾個部分組成:一是走棋網絡,預測下一步如何行棋;二是快速走子;三是估值網絡,給定當前局面,估計是白勝還是黑勝;四是蒙特卡羅樹搜索,把以上這3個部分連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br>
聽起來還是太專業?那我們盡量用外行能懂的說法吧。許多專家認為“阿爾法圍棋”最大的特點是,它會自己學習!在戰勝樊麾之前,“阿爾法圍棋”已進行了超過3000萬局的自我訓練,不斷提升自身棋力。據《北京晚報》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