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11月4日消息 11月4日上午, 第九屆中國網絡媒體濟寧行采訪團走進濟寧市任城區。作為濟寧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任城區地處魯西南平原,京杭大運河中段,素有 “中國運河之都”的美譽,擁有“中國苗木之鄉”、“長溝葡萄”、“喻屯甜瓜”等一批農產品國字號地域品牌。近年來,任城區不斷調整經濟結構,加快產業轉型,通過統籌城鄉建設,進一步將任城區打造成為了濟寧市的和諧首善之區。
調整經濟結構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近年來,任城區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加快建設“省內一流現代化強區”,上半年,任城區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7.05億元、增長11.9;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73.3億元、增長8.9;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70.7億元、增長15.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49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15元,分別增長7.6、9.5。
經濟結構在調整中發生積極變化,三次產業比例調整為4:40.3:55.7。現代服務業提質增效。限額以上服務業企業達到534家。信息產業加速“聚核聚群聚鏈”發展。中興智慧城市產業園、中科智造信息產業園、大唐高鴻科技創業園、山東鋼聯電商產業園穩步推進;九次方區域大數據交易中心簽約落地,北斗產業化應用(濟寧)平臺等“3+1”科技創新平臺投入運營,山東創新設計研究院即將掛牌。金融機構發展到123家,區域金融中心建設正加快推進,關帝廟金融街已開街運營,卡松科技、泡寶商貿成功上市,碳素集團、聯合集團等龍頭骨干企業正加快進軍多層次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工業加快追趕步伐。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83家。
濟北高新技術產業園、唐口工業園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都市型現代農業穩步發展。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到76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分別達到785家、43家,“三品一標”產品達到73個,現代農業、標準農業、品牌農業發展提速。濟寧(任城)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啟動建設,區級以上現代農業科技園區發展到15家,農業休閑觀光園區發展到42家,農業向著“一三相融、接二連三”的復合業態加快延伸融合。
統籌城鄉建設 打造和諧首善之區 任城全面提升規劃建設管理水平,打造都市區融合發展重要板塊。發揮好中心城區輻射帶動作用”的指示精神,在加快推進火炬路北延、古槐路北延、任興路東西延等重點路網工程,地稅局南片區、水產路北片區等重點片區開發建設的同時,堅持以“五城同創”提升城市內涵。濟北新區公建配套日臻完善,污水處理廠開始試運行,實驗小學任興校區、任興幼兒園基本具備招生條件,任城經濟開發區六期路網、濟寧中醫院建設穩步推進。堅持基礎先行、以路為綱,任興路東西延、火炬路北延、古槐路北延等重點城建項目正在加緊運作。長溝鎮濟梁路鎮駐地段和商業街路面升級改造、李營街道濟陽路駐地段升級改造、唐口駐地集中供熱中心建設正在進行。
美麗鄉村“三個全覆蓋”“四大工程”扎實推進。老城區東南華城、金宇西路北片區等15個片區開發項目進展順利,實施后營片區、劉莊南片區等 10個棚戶區、城中村征收改造。14條道路雨污分流、19條道路整治工程全面竣工。新增城區綠化面積40萬平方米。新改建城區二類以上公廁80座、標準化農貿市場5處。市場化保潔、綠化養護面積分別達到430萬、125萬平方米。建成過街天橋6處,設置城區公共自行車點255個、投放公共自行車7500輛。建成環境整治村300個、生態文明村50個,啟動38個美麗鄉村示范村、7個區級示范片區建設。418個村莊、7個農村鎮街駐地主干道實現環衛管理常態化,新改建農村公路42.8公里。民生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和諧局面鞏固發展。
文 章天驕
[編輯: 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