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都市報5月6日訊(記者 張同順 見習記者 徐軍) 今年開始,本市在小學三年級以上全面開設游泳課,那么怎么開?如何保障?5月6日,市教育局、市體育局、市財政局聯合下發《關于實施2015年中小學生普及游泳運動工作的通知》,對實施的具體內容作了詳細的規定。
根據通知,在全市小學三年級以上適宜游泳的學生中普遍開展游泳健身活動,通過項目的實施,逐步讓全市中小學生在小學階段掌握基本的游泳技能,滿足學生的健身和安全需求。各區市要統籌教育、體育及社會的和具有資質的社會游泳場館資源,統籌本區域內三年級在校學生參加本次活動。原則上安排每期不少于16個學時(每學時90分鐘)的培訓方案,實施前對教學隊伍進行一次集中培訓和測試,包括時間、內容的安排,教練員、救生員的配備,安全保障的措施等。教練員與學生的比例不低于1:20,每個教學點的救生員和醫護人員分別不少于2名。學校要做好實施方案,包括實施時間、場館、對象、培訓內容、負責教師、安全保障等。
學校要妥善組織適宜游泳的學生參加培訓,參加游泳培訓的學生必須符合游泳合適人群的有關條件,明確不適宜游泳的人群并予告知落實(肝炎、嚴重皮膚癬疹、重癥沙眼、急性結膜炎、腸道傳染病及其他傳染病患者,心臟病,重癥中耳炎、高血壓、癲癇、精神病患者及有其他特殊情況者不適宜游泳)。學校要配齊教師,專人負責,保障學生往返途中和培訓過程中的安全。要配齊配足具有資質的教練員和救生員。游泳場館的設施、設備等硬件條件要符合要求,如:保證室溫、水溫達到27℃以上,水質達到國家標準等。
培訓結束后,對參加培訓的學生進行游泳達標考核。各區市對考核合格的學生頒發游泳合格證書。教育、體育行政部門對學校開展的組織實施情況和學生達標考核通過率以及對游泳場館開放、培訓、設施、安全保障等情況進行檢查和評估。
游泳培訓工作經費由市、區(市)共同負擔,市財政按照100元/人/年標準定額補助各區(市),對象為小學三年級學生,不足部分由各區(市)負責安排。有條件的區市可安排在自有游泳館進行。
記者采訪了解到,在開設游泳課方面,唐山路小學嘗鮮較早。2013年9月份,唐山路小學在三年級里開設了游泳課。去年,市北區鞍山二路小學和臺東六路小學作為首批試點學校,利用自己學校的游泳館面向中高年級學生免費開設游泳課。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