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孝蘇(左一)每天都要接待很多前來咨詢問題的老年人。
社區勞動保障協理員在很多人看來,是一份并不怎么好做的工作,但是夏莊街道南屋石社區的劉孝蘇卻在這個崗位上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平時積極參加社區各項義務勞動,什么臟活累活他都積極搶著去干。除了分內的工作,不管是社區的還是老百姓家里的網絡出現問題,找他,他都積極幫忙修理。居民表示,社區有了劉孝蘇感覺很安心。
放棄做老板,去當協理員
今年31歲的劉孝蘇本是一家私營手機通訊的老板,但是2011年的時候,在夏莊街道社區書記孫丕喜的帶領下,成為了夏莊街道南屋石社區勞動保障協理員。“當時有很多人都覺得我腦子有問題,放著好好的生意不做,做起了社區勞動保障協理員。”劉孝蘇說,在2011年的時候,自己每個月大概能掙到8000元左右,而成為社區勞動保障協理員后,最初每個月只能領到800元的工資。
“當時有很多人不理解,而我覺得,很多高學歷的大學生都外出求職,作為夏莊街道的一分子,我不能自私地只貪圖自己的利益。”劉孝蘇說,自己當時主要受到了社區領導孫書記的影響,孫書記的家境本來要比自己好,但是為了能給社區的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務,很多時候都是自己掏錢去幫助人。而被這種行為感動的劉孝蘇,便自覺加入到了為社區人民服務的隊伍中。
最愛管閑事,不怕被麻煩
劉孝蘇告訴筆者,平時自己的工作有很多,但主要是幫助老年人辦理或掛失醫療卡等物品。“我們社區的位置比較偏僻,在城陽邊臨近李滄區,每天出行只有兩趟班車,因此對于不能開車出行的老年人來講,辦理或掛失醫療卡等物品就成了件麻煩事。”劉孝蘇說,雖然自己住在社區,但是平常自己開車出行都比較方便,因此會做幫社區老年人掛失醫療卡之類的事情。
除此之外,對于社區內的一些失業年輕人,劉孝蘇也會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對于一些年輕且學歷不高的年輕人,我會幫助他找到一份超市導購員之類的工作,除了工作的性質相對簡單外,工資待遇也不錯,有些年輕人也因此和我成為了朋友。”劉孝蘇稱,對于一些女士,街道則會統一組織起來找專門的公司提供月嫂等培訓項目,好讓這些人能夠有一個相對適合的工作。
劉孝蘇告訴筆者,平時社區里的老年人居多,家中的電腦出現毛病了找不到人修,自己也會主動去幫忙。“其實我會的也不多,但是社區里的電腦大多比較老舊,出問題一般都是機箱內的灰塵過多導致。”劉孝蘇告訴筆者,一般情況下,自己會幫助老年人清理一下電腦,然后將內存條拔下來,清理干凈重新安裝上,基本就能恢復使用了。
壓力在增加,但從不后悔
“現在我的孩子已經上幼兒園了,說實話,自己各方面的壓力都在增大。”劉孝蘇說,自己現在不僅是社區內的勞動保障協理員,回家后還要努力做一個好丈夫、好父親。劉孝蘇介紹說,現在的工作安排也比較多,作為夏莊街道勞動保障協理員,他每年要走訪500多個家庭了解情況,還要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因此時間分配上就要更加重視工作。“雖然壓力增加,但是我從不后悔成為社區的勞動保障協理員,能為周邊人做些實事,心里真的由衷高興。”劉孝蘇說。
筆者了解到,很多周邊居民對劉孝蘇的評價都很高,甚至很多老人都會把劉孝蘇當做親人看待。“他幫我們時的真誠,我們都能感受到。我們這些社區里的老人要是做什么好吃的,都會叫劉孝蘇過來吃,或給他送去點。”社區的王大娘說,對于社區能有這么認真負責的勞動保障協理員,她和其他老人都感覺到很安心。
文/圖 程群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