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肇事司機指認更換配件的維修廠。
肇事司機指認更換配件的維修廠。
案發現場示意圖。
深秋的午夜,一名外出買煙的男子遲遲未歸,最終卻發現其在一場交通事故中不幸身亡;案發現場散落了一些汽車零部件,現場出現的一抹綠色車漆引起嶗山警方的注意,并結合附近路段監控,從4780輛出租車中鎖定肇事車輛。然而司機在接受調查過程中不僅百般抵賴,甚至還反咬一口,要求警方賠償其耽誤營運的損失……盡管使盡了各種耍賴的招術,但是在警方強大的攻勢和證據面前,情緒“暴躁”的司機心理防線終于被沖破,真相隨之浮出水面……
●男子深夜被撞身亡,肇事車輛逃逸,案發現場僅剩下一些車輛碎片,周邊監控也無清晰監控錄像,民警如何鎖定肇事車?
●分析地上遺留的碎片民警確定肇事車輛為出租車,符合條件的全市有4780輛,民警能否排查出肇事逃逸的司機?
●碎片上的一抹“富貴綠”,民警通過監控視頻鎖定肇事車輛,卻發現司機仍然正常運營,是否追蹤有誤?
●找到肇事車輛,司機卻百般狡辯,民警如何智斗“暴躁”司機?
案發
男子深夜橫臥橋下 2012年10月20日,青島已經進入深秋季節。白天的太陽雖好,但一早一晚卻是寒風瑟瑟。即使天剛剛擦黑,路上的行人就明顯少了。
26歲的李宏偉是一名外地來青的務工人員。2010年,李宏偉跟著村里人一起來到青島,并在中韓附近的馬路零工市場靠活。因為在老家當過建筑工人,來到青島后,李宏偉聽說干室內裝修挺賺錢,于是,他就開始轉行了。
盡管一開始不懂什么技術,但是靠著年輕人的那股干勁兒,加上愛鉆研的性格,他很快獲得了雇主的信任。后來,李宏偉干脆結束了這種零工生涯,自己當起了小包工頭。
2012年10月中旬,隨著一股股冷空氣的到來,青島的溫度開始呈現直線下降的趨勢。有幾位雇主因為害怕氣溫降到0℃以下會影響到裝修效果,便經常催促李宏偉趕緊完工。為了保證在工期內完工,李宏偉只好帶著工人加班加點干活。
10月20日,忙到晚上11時許,李宏偉才完成當天的工作計劃。當天完工后,因為尚未吃晚飯,加上路上車輛、行人都不多,李宏偉開車從工地一路飛奔趕回家中。
大約20多分鐘以后,李宏偉的車就一路開到了嶗山區遼陽東路青銀高速公路橋下附近。看到前方信號燈黃燈閃爍,他下意識地踩了踩剎車,并閃了幾下遠光燈,以提示路口其他過往車輛。不經意間,李宏偉看到前方馬路上躺著一個人。這么冷的天,有人躺在馬路上,不會是發生車禍了吧?
李宏偉心里這么想著,便趕緊將車停下,然后下車走到前面去查看,他發現躺在地上的男子頭部附近的地面有一大灘血跡,衣服有些破損。在男子周圍還有一些細小的碎片,顯然是不久前發生了車禍,這名男子在過馬路的時候被車輛撞上,肇事者卻早已經不見蹤影。從現場的情況來看,車禍應該發生不久,李宏偉發現該男子還有呼吸,他馬上撥打了120急救電話,同時撥打了110進行報警。
調查
外出買煙一去不回 接到報警后,嶗山交警大隊事故科的值班民警立即向現場趕去。民警兵分兩路,除勘察現場外,另外一路民警趕赴醫院,確認傷者的身份。
在現場勘查的民警發現,傷者留有的血跡位于遼陽東路北側路邊,在血跡周邊有保險杠、霧燈等少量的汽車零部件碎片散落在地上。
21日凌晨,從醫院內傳來了不幸的消息:傷者經搶救無效被宣告死亡。不久后,在醫院的民警也確認了死者的身份。死者韓國慶是一名來自安徽的外地人。為了供正在上高中的兒子上學,他兩年前來到青島打工。據其工友回憶,事發當晚10時許,韓國慶說準備出去給家里打個電話,順便買盒煙。距離工地最近的小賣部也得一二十分鐘的路程,有個工友還勸他先忍著點,等到第二天再去買也不遲。
由于白天干活比較累,大概半個小時后,住在一塊的工友陸續都睡著了,誰也沒有在意。直到第二天一早起來,工友們才發現他竟然不見了蹤影,卻沒想到發生了不幸。
事發后,韓國慶遠在安徽年邁的父母連夜從老家趕了過來。韓國慶是家里的頂梁柱,在工地上的收入是家里主要的經濟來源。肇事者的逃逸,給這一家人帶來了巨大的傷害。民警們也強烈地意識到,一定要將肇事者抓捕歸案。
為盡快偵破此案,給死者家屬一個交代,市交警支隊決定給予嶗山大隊事故科大力支持,部署市南交警支隊事故預防處的相關負責人以及市南交警大隊事故科專業警力等偵破專家與嶗山交警事故科共同成立了專案組,按照既定的逃逸案件預案開展偵破工作。
困境
4780輛出租車中艱難尋兇 專案組立刻兵分兩路,一路對現場發現的物品進行分析研究,希望能找到蛛絲馬跡,另外一路民警則馬不停蹄地去尋找事發路段周邊的社會監控。之所以要迅速,是因為事發地點距離公安部門的監控設備較遠,民警只能調取周邊的社會監控錄像。社會監控錄像一般只有三天或者七天的保存期,如果不及時搜集,很有可能就會錯失案件偵破的關鍵資料。
而在現場的民警最先有了突破。從銀灰色保險杠碎片中,民警意外地發現在保險杠內沿邊緣好像有一點綠色的東西若隱若現,經過仔細清洗,民警發現這是約5厘米長蘋果綠顏色的油漆,這種顏色是出租車特有的草綠色。
另外,在一個掉落的黑色霧燈罩內壁上,民警還發現了一組標有車輛零部件的數字編碼,通過多方走訪排查,得知該組編碼的意思為“桑塔納”型轎車右側防霧燈罩。
綜合以上兩個信息,民警判斷肇事逃逸車輛很可能是一輛草綠色的“桑塔納”出租車。但這些信息對破案來說遠遠不夠,經民警調查發現,全市符合條件的“桑塔納”出租車有兩種,分為“桑塔納3000”型和“vista志俊”型,這些出租車分布在全市34家出租公司當中,共計4780輛。
然而,要從這么多的車輛里面來排查,將會耗費很多的時間,從而錯失最有力的先機,肇事者很有可能早已將證據毀滅。屆時,民警如果再想要追捕,則困難重重。
較量
司機反咬要警方賠償 專案組討論后決定再次縮小排查范圍,對遺留在現場的所有配件逐一到配件店進行辨別。排查結果顯示,這兩種車型有很大的不同:“桑塔納3000”和“vista志俊”的車號牌分別是在保險杠和后備廂上的,而經核實發現,現場所有遺留的配件碎片均屬于“桑塔納3000”型出租車所有,并且這些配件無法與“vista志俊”型車輛通用。至此,民警可以完全確定,肇事逃逸車輛的型號為草綠色“桑塔納3000”的出租車。車型確定后,需要排查的車輛由4780輛減少到1380輛。在一定程度上縮小了排查范圍,民警終于看到了一絲曙光。
隨后,專案組民警立即通過青島市運管部門通知全市34家出租公司,要求各公司對所有符合條件的出租車的特征部位、營運記錄等進行重點排查,然后將有嫌疑的出租車及駕駛員上報。為防止公司包庇掩蓋的行為發生,警方同時還派人予以監督。排查工作中,民警還通過熟悉出租行業的人士獲得了一條重要的線索,根據遺留碎片上的字母、數字及顏色等信息,可以確定該車屬于2008年奧運會之前全市集中更新的一批出租車。行業內對這種綠顏色統稱為“富貴綠”而不是民警前期認定的蘋果綠,排查范圍在民警的努力下進一步縮小。
但時間慢慢過去了,民警仍然沒有從這34家出租車公司處獲得有用的反饋信息。這讓專案組的人員不禁懷疑:莫非肇事車是一輛黑出租?否則案發后為什么沒有通過其他理由找保險公司理賠而是選擇逃逸。民警推測這很有可能是一輛手續不合法或者沒有保險的黑出租。如果真是這樣,那尋找肇事車輛更是難上加難了。
同時,另外一路分析視頻的民警也取得了突破。根據搜集到的信息,民警重點對10月20日23時至23時30分經過案發現場的所有出租車進行了統計,結果只有16輛!
隨后,專案組民警發現,當晚11時15分左右,在濱海大道遼陽東路路口,有一輛出租車沿濱海大道北向南行駛右轉彎進入遼陽東路,而在其經過大約兩分鐘后,報案人的大貨車經過,這輛出租車很有可能就是肇事車輛!
為了確認這一信息,民警又調取了案發幾天后,這輛出租車的相關監控錄像。民警經比對發現,這輛出租車右側的霧燈在案發前和案發后,其新舊程度有明顯的不同。另外,該出租車保險杠中間的柵格在案發前是黑色的,在案發后卻變成了灰色的,這證明出租司機在期間對保險杠進行了更換。
專案組民警先對該車最近的運營情況進行了解,發現這輛出租車仍在正常營運。民警分析他可能認為事發當晚沒人看見,遂決定出其不意對其進行當面調查。
2012年10月27日晚8時許,專案組將該車駕駛員劉海軍傳喚至公安機關進行調查,并要求其將駕駛的出租車一起開過來。在對嫌疑車輛進行檢查時,民警發現該車確實有明顯維修過的痕跡,其右霧燈和保險杠也恰好是新更換的,跟監控錄像中的情況完全相符。此時,民警心底更確信了劉海軍就是肇事司機。于是,民警打算說服劉海軍“坦白從寬”。
一開始,民警并未向劉海軍透露具體案情。在交談中,劉海軍的表現卻讓民警們大吃一驚。在詢問的過程中,劉海軍表現特別反感并且言辭顯得非常暴躁。他首先提出因為警方對其開展的調查耽誤了其營運,并要求公安機關賠償其因此而造成的營運損失;繼而,又提出公安機關之所以調查自己,是因為自己以前曾經對一些交通違法行為進行行政復議,公安機關這是故意要對他打擊報復,并要求向有關部門投訴;此外,劉海軍對于民警向其詢問家庭情況十分反感,并發誓自己沒有逃逸行為。
而此時,專案組成員誰都沒有向他提及調查的原因,劉海軍過激的反應反而讓民警更確信了他就是肇事逃逸的人。
鐵證
廢品堆里扒出關鍵證據 劉海軍言語上的暴躁,恰恰體現出民警的詢問已經觸碰到了他的心理防線。于是,民警決定乘勝追擊。民警詢問案發當晚他是否到過遼陽東路時,劉海軍支支吾吾卻并沒有否認。對于出租車的破損,他則解釋稱,10 月20日晚上在遼陽東路開車過程中,曾軋到了一個沒蓋的古力井,把左側的保險杠碰碎了。當時他并沒有停車,行駛了約一公里后才下車查看,發現車的保險杠和右側霧燈都損壞了,于是連夜到市北區萍鄉路一家修理廠進行了維修。不過,劉海軍還是不肯承認肇事逃逸的事實。
同一個時間、同一地點,甚至同一輛車,事實已經如此明顯,嫌疑人卻還想逃避法律的嚴懲。面對這樣的情況,專案組決定讓劉海軍在鐵證的面前乖乖招供。于是,民警當即趕到了劉海軍口稱的市北區萍鄉路修理廠,尋找當晚其更換下來的汽車配件。
趕到該修理廠后,民警先是通過負責人找到了當晚修車的發票,而后在一堆廢棄的配件堆里找到了劉海軍當晚更換的保險杠碎片。通過比對,找到的保險杠與案發現場遺留的碎片非常吻合。此后,民警又來到南寧路汽修廠找到了劉海軍修車時留下的翼子板內襯,也與現場遺留的碎片相吻合。至此,可以斷定,劉海軍的出租車就是“10.20”重大逃逸案件的肇事車輛,而劉海軍就是肇事逃逸的司機!
不過,即使已經鐵證如山,劉海軍依然試圖狡辯。事故科科長楊長濤不斷地對其進行勸說,“你作為一名專業的有經驗的駕駛員,從事出租車司機工作這么多年,在知道自己的車碰了、壞了的情況下,為什么沒有立即下車查看?為什么沒有報保險公司?你應該知道單方事故保險公司是受理的”。面對民警的質問,劉海軍卻辯稱車碰了只好是自認倒霉,所以自己去修了車,他還表示并不知道案發時發生了什么事情,希望民警能告訴他。劉海軍這樣的態度讓民警很無奈。
在審訊中,劉海軍將10 月21日到27日之間的營運記錄記得很清楚,企圖用正常出車來表現自己是正常的,掩蓋自己的行為。民警耐心的對其分析事實:首先,在證據和法律面前,劉海軍所犯的罪是無法抵賴的;其次,事故發生后,給受害人及家屬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傷痛,他應該感到愧疚;最后民警告誡他,只有實話實說,坦白真相才能夠在法律判決時爭取寬大處理。
在民警的耐心勸說下,劉海軍終于松了口,但他還是堅稱不知道自己撞的是人。據劉海軍交代,他當晚將車開到青銀橋下的位置,路燈比較昏暗,其大概以每小時40公里的速度前進,然后發現前面好像有笤帚那么粗的東西,大概半米高,自己就撞過去了。當民警問及該“笤帚”是什么顏色的,劉海軍表示當時很黑,自己并沒有看清楚,只是打算到下一個路口處再進行檢查,然后就發現自己的車壞了,將車開去修理廠維修。
民警說,劉海軍作為一名專業駕駛員,事故發生后應該立即下車查看,而且遼陽東路是一條比較寬敞的路段,照明條件良好。加之已是半夜時分,路上車輛并不多,劉海軍還是在說謊。那么他為什么在車禍發生后沒有救人也沒有及時打電話給保險公司,而是選擇逃逸呢?經過分析劉海軍當晚一直在拉客,不存在酒后駕駛的可能性。民警交流后認為,劉海軍的行為可能是因為缺乏社會責任感,為了不影響自己的運營,在不知道自己撞擊了什么東西后,他也不想去了解,進而導致了受害人的死亡。
而他的這一念之差造成的后果也是天壤之別,如果劉海軍沒有逃逸,那么保險公司會理賠;而逃逸后,保險公司不予理賠,所需要承擔的賠償金額可達到60余萬元,此外還要接受法律的制裁,走進冰冷的監獄。另外,如果早一點救治,那么受害人也可能不會死亡。
說法
肇事逃逸最高可判死刑 交通肇事后,大多數肇事者都會有恐慌心理,害怕承擔巨額經濟賠償或被追究法律責任。此外,有少部分人心存僥幸,認為事發地點偏僻、沒有目擊者,也不會有監控設備。一些人在發生事故后選擇逃逸,或者找人來頂包。其實,這種幼稚的想法最后傷害的還是自己。
記者從市交警支隊獲悉,僅2014年,交警部門就破獲交通肇事逃逸案件105起。同時,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固定視頻監控設備的普遍使用,加上行車記錄儀等移動錄像設備,逃逸者要想真正實現逃避法律制裁的可能性近乎為零。
另外,根據我國法律規定,交通事故逃逸者對交通事故負全責,情節嚴重的還將按交通肇事罪追究刑事責任。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對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行為規定了不同的處罰:一,對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可并處十五日以下拘留。二,對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并且逃逸的,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同時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事故責任人主觀過錯的程度不同,要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刑事責任也就不同。根據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交通事故的發生給受害人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責任人首先要承擔賠償受害人損失的民事責任。機動車一般有第三者責任保險,發生交通事故后,在賠付問題上,保險公司有先予支付的義務;不足部分由有責任的機動車駕駛員支付。但如果是交通事故發生后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要承擔全部責任,而且保險公司也拒賠相關商業保險。
逃逸會延誤最佳搶救時間,比如本來一周能醫好傷的,因為延誤可能需要幾周才能痊愈,醫療費、營養費、誤工費等賠償可能成倍增加,而要是因逃逸延誤搶救導致傷者死亡,賠得就更多。
另外,司機因逃逸獲刑,自身也損失不小。所以,一旦發生交通肇事,千萬別一逃了之。因為,逃掉的不僅僅是保險理賠,更重要的還有可能耽誤生命的救援時間。
此外,有些肇事者在肇事后,將傷者移到車上,然后將傷者扔到一些偏僻的路段,這種惡劣的行為只會加重犯罪情節。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文/本報記者 李保光 實習生 徐燕子 圖由警方提供 (除辦案人員外,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