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張楓逸
3月21日上午,海南航空一架波音737-800客機從上海虹橋飛抵北京國際機場。這個航班使用了由中石化從餐館收集的餐飲廢油(俗稱“地溝油”)轉化而來的生物燃料。這是我國首次使用生物航油進行載客商業飛行,標志著我國航空業在節能減排領域進入商業飛行階段。(3月22日《重慶晨報》) 經歷了與地溝油這么多年的持久戰,我們是時候停下來想想“堵不如疏”的道理。而地溝油變身生物航煤,一方面低碳環保,另一方面也可以減少流向餐桌危害健康的后顧之憂。不過,在為“地溝油”飛機載客首飛欣喜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雖然攻克了技術難題,要想大規模推廣還缺一些配套的東西。
首先,要規范廢油處置。在我國,餐飲企業廢油往往直接倒入下水道,“地溝油”大多摻雜各種垃圾、雜質,給回收利用帶來很大麻煩。其次,完善政府扶持。專家建議,政府部門對利用地溝油生產生物燃料制定鼓勵政策,包括提供補貼、減免稅賦、給予研發資金支持等。第三,尋求法律支撐,盡快填補將生物柴油添加到汽柴油及航煤的相關法律政策。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www.aiborain.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