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篇章:黎明前的黑暗 抗戰勝利前夜混亂的青島除夕 公元1945年,中國人民抗戰的勝利之年,八年彈指一揮間,但為追求自由所付出的犧牲無比沉重。從1938年開始的奴化教育并不能改變青島人的中國心,青島人在1945年的早春焦急等待著青島光復的時刻早點到來。
現在的青島市嶗山區王哥莊街道因為背靠嶗山面向大海的適宜環境,造就出了多個長壽村。今年已經八十有余的返嶺村的劉老爺子還對當時甲申年的局勢變化有印象:“那年(1944年)夏天,我們這里的日本鬼子就被打跑了,國民黨軍隊的大官就在華嚴寺里辦公。進了臘月門(1945年1月)最起碼不擔心據點里的鬼子來搶糧食搞掃蕩了。那年
過年,這一帶跟我一般大的孩子都玩得特別歡實。”而據檔案記載,最遠至沙子口、北宅一線的日軍據點在當時均已被清除,嶗山腹地率先迎來了青島光復的曙光。
青島日軍投降儀式
但1945年2月12日的除夕夜,對于青島市區的人們來說仍然是一份難掩住內心深處喜悅卻不能恣意聲張的煎熬。在戰局膠著的1944年,日軍轟炸青島,盟軍也空襲青島,青島百姓對飛機的驚懼一直持續到了過年。青島的日偽政府還在大肆鼓吹“日中親善”的陳詞濫調,粉飾著過年喜慶又太平的假象,但物價飛漲的事實是遮掩不住的。
抗戰勝利后的青島街頭
有數據顯示,1945年春的青島物價暴漲至1937年7月之前的四倍,營業稅按照1944年的八倍征收。“鈔票真的成了紙片,日本人還把大批物資向本國轉運,讓青島當時的物資很匱乏。別說購置年貨了,能保證日常的生活必需品就算燒高香了。”家住團島的市民孫先生轉述了自己太爺爺健在時,從他那里聽說過的故事。
1945年的春節期間,青島發生了一次轟動全國的血案。正月初四那天,惡貫滿盈的偽華北勞工協會第一訓練所內,280多名勞工發起暴動逃跑,日偽軍警開槍鎮壓,造成24死的慘劇。這對當時的青島市民來說觸動頗大,在1944年中,青島市民多次被迫向日軍繳納“獻金”,但破財消災的愿望是徒勞的,在那樣一個社會極其不穩定的特殊時期,個體的命運早就不能被自己掌握。人們只是希望能在戰火中偷得片刻安寧,過個沒有什么多余奢望的年,但已經窮兇極惡的日本占領者還是用各種手段擊碎了青島百姓這僅有的一點期盼。
在青島的日本僑俘被遣返回國
整整半年后,日本天皇裕仁宣布無條件投降,二戰結束,青島市民熱烈歡慶抗戰勝利,比過年還熱鬧還高興。此時的青島,建市已接近半個世紀,走馬燈一樣的政局變幻并沒有成為青島發展的障礙,這座海港已然成為國內一線城市。
前半個世紀翻篇之后,青島即將迎來接下來這半個多世紀的另一番別樣的前途。
文/孟祥龍 圖/來自網絡
[編輯: 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