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眾網濟南10月22日訊(記者 樊思思) 科研投入與產出不成比例、科研效率低下,各種“問題
科研經費”的產生引起在社會各界引起普遍擔憂。在今天上午
山東省政協召開的關于“規范科研經費使用管理”提案辦理協商座談會上,省科技廳、省教育廳主要負責人就此前政協委員提案中提出的“問題科研經費”五大原因及相關建議進行了答復和討論。大眾網記者從會上獲悉,建立科研項目
評審公開制度、強化科技經費使用法人責任制、加強監督建立評審專家“黑名單”等,將成為解決“問題科研經費”的重點改革舉措。
委員列舉“問題科研經費”五大亂象 建議完善“兩個評審一個監督” 此前省政協委員欒曉平等人提交的《關于加強科研經費(基金)使用管理的建議》提案中提出,科研投入與產出不成比例、科研效率低下,科研經費使用上的種種腐敗現象在社會各界引起普遍擔憂。“問題科研經費”的產生原因復雜,大致可歸納為科研課題設計與評委遴選信息不透明、科研成果評價行政化傾向嚴重、科研經費支出預算一律“吃光用盡”、編造名目擠占挪用科研經費、利用科研經費“尋租”“設租”完成利益輸送等五種情況。
對于各類科研經費在使用管理上出現的問題,省政協委員欒曉平建議,應做好“兩個評審一個監督”。應進一步完善科研課題評審制度,在科研課題的評委遴選上公開透明,杜絕“小圈子”暗箱操作;進一步完善科研成果評價體系,既重立項,也重結項,在評價標準上去行政化,同時在科研規劃和科研成果評審部門之外引進第三方評價機構;進一步加強對科研經費使用的監督,建立可操作性強的規章制度,規范監督機制,對違規使用科研經費的行為及時制止、限期追回,并將當事單位或個人列入申請科研項目經費 “黑名單”。
整合資源加強管理 評審公開制提高科研項目透明度 在省科技廳在對上述提案的答復中,肯定了相關問題確實在我省科研經費使用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省科技廳主要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從五個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切實保障科研經費的合理使用。首要工作市整合資源,優化科技計劃體系,將原有省財政科技資金支持的11個科技計劃類型整合為4個,減少交叉重復等人為設計不合理現象。同時,今年已逐步建立起評審公開制度,按規定向社會公開科研項目的立項信息、驗收結果等情況,接受社會監督。此外,轉變科技經費支持方式,綜合運用獎勵、后補助、貸款補息等多種支持方式,強化科技經費使用法人責任制,全程監督科研項目信用和經費使用管理,建立評審專家“黑名單”等,也將是科研經費使用管理改革的重點舉措。
座談會上,與會人員還就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和解決方案進行了探討與協商。政協委員建議,相關部門應針對高校科研的特點和實際情況,調整科研經費中不同項目的經費構成比例,如提高參與科研人員的勞務費比例等。同時應進一步完善預算管理制度,探索由科研和財務部門協助項目負責人共同編制預算,提升經費預算的嚴肅性和可操作性。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