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治華(右一)、劉志蘭(左一)在云南麗江市白沙鎮與當地居民合影。
現年70歲的退休教師劉治華,8年間和老伴劉志蘭游了28個省份。他們
老兩口結伴
旅游,每到一處都游覽當地的大川名山,和當地人交流學習,這種度假式旅游給他們的生活增添了很多樂趣。老兩口決定,國內的大好河山游完后,就到國外旅游。
老兩口結伴旅游 10月12日,記者來到奎文區東風東街與北海路交叉口附近濰坊職業學院宿舍樓家屬院的劉治華家。一進門,記者就被一張中國地圖吸引了,地圖上密密麻麻布滿了黑圓點。劉治華夫婦每到一個地方旅游,回到家就會在地圖上標注出來。目前除了新疆、西藏、青海、港澳臺地區,他們幾乎走遍了全國。
劉治華說,他大學學地理專業,后來參軍在部隊從事與地理有關的工作,轉業到地方成為教師后,教授的科目也與地理有關。他還特別喜歡文學,在書上看了很多地方,就想實地去看看,想走遍祖國的大好河山。
2006年,劉治華跟著旅行團去了一次黃山,回家后疲憊的樣子讓老伴劉志蘭很心疼。“原來我不喜歡旅游,可他一個人出去,也沒個照應,我不放心。后來我們就一起外出了,現在我也喜歡上了旅游。”劉志蘭說,他們都是自由行,如果覺得哪個地方好玩,就多待幾天,時間自由控制。他們住的都是家庭式旅館,價格合理,還可以從店主那了解一些當地的風俗。
旅途故事
北極村遇“老鄉”,老兩口很激動 2007年7月,劉治華夫婦到黑龍江省旅游,當時他們在黑龍江漠河縣的北極村住了兩天。北極村在祖國的最北部,是觀賞北極光和白夜奇景的最佳之處。
劉治華夫婦在北極村旅游時,他們所住旅館的店主祖籍是濰坊昌邑。店主姓薛,50多歲,他說他父親是闖關東時去的東北。北極村有120多戶村民,竟有一半戶數祖籍濰坊。北極村的村民見到劉治華夫婦,都很熱情地打聽濰坊的發展情況。劉治華老兩口在此遇到這么多“老鄉”,也感到很激動。
后來,劉治華夫婦去了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鄂溫克族自治旗旅游,恰逢鄂溫克族自治旗建立50周年,正舉行隆重的盛會。盛會上有賽馬、賽駱駝、摔跤、斗牛等表演,很多觀眾都是穿著民族服裝。一位盛會主持人看到劉治華夫婦穿著不同,得知他們是到那里旅游時,就把他們請到主席臺上去觀看盛會。“當時鄂溫克族女高音歌唱家烏日娜正在主席臺上坐著觀看盛會演出,我們很榮幸能和歌唱家一起在主席臺上觀看演出。”劉治華興奮地說。
麗江古鎮體驗納西族有趣聚餐 2011年農歷正月初四,劉治華夫婦去了海南。劉志蘭說,到了海南一定得吃椰子,之前她還以為椰子像橘子、橙子一樣吃瓤,沒想到是喝里面的汁。“我們在海南只玩了10天,因為我正月十五過生日,在北京工作的女兒催著我們去北京給我過生日。”劉志蘭說。
2012年,劉治華夫婦去云南麗江市和香格里拉縣旅游了50天,這是他們8年間外出旅游時間最長的一次。在麗江的古鎮束河鎮,他們體驗了納西族有趣的AA制聚餐。“我們對納西族的聚餐很感興趣,旅館店主木大姐就答應帶我們去參加他們的聚餐。聚餐地點在鄰近的白沙鎮木大姐的好朋友家,餐費是每個人20元。”劉治華說,納西族聚餐和濰坊不一樣,時間相對固定,每月5日和10日都會聚一次。聚餐人群也相對固定,大都是一起長大的兄弟姐妹,已經出嫁的婦女也可以參加。
劉治華說,旅游大大開闊了他們的眼界,也給他們平淡的晚年生活增添了很多樂趣。等把國內的河山游歷完,他和老伴還要到國外旅游。 文/圖 本報記者 王來臣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