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海若非 10月7日下午1點多,廈門鼓浪嶼市場路附近一名56歲的婦女因著急上廁所插隊,一名女游客不同意與其起爭執,待其如廁完后用磚頭拍打了婦女頭部。隨后雙方被周圍居民勸住并報警。警方稱被打婦女在鼓浪嶼上打工,發生沖突后雙方動手,各有受傷。 上廁所插隊被拍磚,一件小事引發血案,這的確應該引發思考。
首先,這是一個規則問題,插隊當然是不對的,尤其是強行插隊。應該說,在我國養成排隊的習慣,用了很長時間,到現在才慢慢變成一種秩序。但仍有很多人不愿意排隊,甚至漠視其他排隊者敵意的目光,執意插隊,這應該受到譴責。也正是基于這一點,在這一新聞后面,有網友表示:“排隊真的很可恨,雖然打人不對,但真的很解氣。”這種聲音反映了誰都知道打人不對,但當插隊者不會遭遇懲罰時,遵守秩序的人就變得怒不可遏。也就是說,這里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讓插隊者付出代價。這一點,或許應該寄希望于相關征信體系的建設。
其次,這又不僅僅是一個規則問題,問題需要具體分析。本次插隊的是一位56歲的婦女,原因是上廁所。她是否是被尿憋得無可奈何,才除此下策?是否有尿頻、尿急等癥狀?這一些我們不得而知。但出于善意的考慮,應當會事出有因。秩序確立后當然應該遵守,但對于有特殊需要的人,也應該給予一定的同情。這是人道主義原則,也是秩序所應有的柔軟之處。簡而言之,對于一個年輕人來說,假如你的長輩不善言辭,并且未受過多少教育,當她無奈之下強行插隊之后,你是否也要對她施以暴力?這樣的換位思考,能讓人更加明白事理。
再者 ,這也是一樁因上廁所而引發的血案。關于女廁的蹲位問題,早已不知討論過多少遍,但是很多城市仍然未能予以足夠重視,特別是一些旅游城市。公廁之前永遠排起長隊,這一點相關部門不能視而不見。無論是拿出什么“如廁地圖”也好,多建公廁也好,總之應該有所舉動。否則,當這種血案發生時,相關部門也應該感到臉紅,至少應該反思一下,看看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到位,抓緊改善才行。(作者系島城時評人)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www.aiborain.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