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薛易 埃及盧克索神廟墻面驚現中文“到此一游”,巴黎盧浮宮水池旁中國游客排排坐泡腳……今后,這些不文明游客將上黑名單,其再次出境申請將從嚴審批,有可能難以再出境旅游。近日有媒體報道,上海擬建立旅游黑名單制度,并納入征信平臺。 這些年來,某些中國游客在國外不斷行出格之事的確令人頭疼,上海擬建立的旅游黑名單看起來是一個狠招。從初衷來看,此事顯然是好的,這是為了打擊不文明現象,約束那些在國外隨時隨地展現陋習的游客,也有利于挽回國家形象,讓更多的中國人臉上有光。而列入黑名單者,在出境時將被加強教育、從嚴審批,情節嚴重的恐難處境,就這一點來看,后果顯然很嚴重,一旦實施也將起到相應的威懾作用。而且,這一旅游黑名單制度,除去對游客的限制之外,也明確表示要加強對旅行社的管理。對旅行社也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其違規行為也將被記錄在案,納入征信平臺。
這一旅游黑名單制度,可以被看做征信制度的一次發威。應該說,利用征信平臺加強對市民文明行為加強引導,是一個很好的方向。近年來,我們一直在提征信制度的建設,然而事實上,目前能看到實效的似乎只局限在金融領域。假如這一次上海的旅游黑名單真能實施,那也說明征信平臺已經可以發揮相應的作用。也可以讓我們期待此后征信平臺能在更多領域得到應用。
然而也要看到,旅游黑名單制度在眼下實施起來還有一定難度。首先,何為旅游不文明現象?國家旅游局公布的中國公民出國(境)旅游不文明現象包括十大類內容,既有隨處丟垃圾、吐痰等不衛生現象,也有不消費卻長時間占據消費區域、享受服務后不付小費的習慣問題,還有涉足色情場所、參加賭博活動等有違國內法律法規的行為,可謂內容廣泛。即便在國內職能部門的轄區內,也會因細節太多、太瑣碎,難以管理。更何況出國之后,又由誰來盯著他們?難道要把管理責任壓給旅行社嗎?畢竟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旅行社主要還是提供服務,導游也畢竟不是國際警察,要管那么細根本就是不現實的。而且,假如相關部門將這一責任轉嫁給旅行社,也難免有推諉的嫌疑 。
另外,限制不文明游客出境,也讓人感覺難以治本。畢竟,那些不文明的游客并非是出了國才變成那樣,而是在國內一直就不文明。對于這些人,限制出境可以說有一定必要,但是除此之外,在國內也應當加強教育和懲治,不能任由其在國內撒野。倘若這種旅游黑名單只起到了在外國人面前不丟面子的作用,而未能從根本上提高中國游客的素質 ,那依舊只能算是一項面子工程,掩耳盜鈴而已。誰都明白,只有“里子”真正文明了,“面子”才會好看,這種最簡單的常識,卻往往最難做到。
總之,我們理解上海這一旅客黑名單制度的良苦用心,也希望其發揮正面引導作用。但是,相關部門也必須將相應的配套措施考慮好,否則一著不慎淪為空文,或者只是隨機性極強的選擇性執法,那時難免會惹來更多的不平和口水。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www.aiborain.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