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了官司后,敗訴方玩“人間蒸發”,即便申請強制執行,卻因為找不到被執行人,而遲遲拿不到案款……日前,
即墨法院針對這種情況推出了“
懸賞執行”,由申請執行人向法院提出書面申請,法院通過媒體發布公告,由知情者提供線索。案件執結后,爆料人可獲得最低500元的
懸賞金。記者了解到,今年6月18日即墨法院發布首期懸賞執行案件16件,這也是全省法院系統首家推出“懸賞執行”的法院。
全省首推“懸賞執行” 兩年前,申請人李先生與被執行人王某工程欠款糾紛一案,經即墨法院判決 ,王某支付李某工程款及利息共計13萬余元。判決生效后,因被執行人王某未自覺履行義務,申請人李先生于2012年7月26日向即墨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但是,執行過程中,執行法官沒有查到被執行人名下的存款 ,其名下兩輛汽車也找不到了,執行法官也一直找不到該被執行人。
針對這種情況,今年6月18日,即墨法院執行局面向社會發布懸賞公告,7月2日接到舉報人提供線索,稱被執行人及其車輛正在即墨市藍村鎮某廠區內。接到舉報后,執行法官迅速出擊,順利拘傳了被執行人,并當場扣押了早已查封的車輛,此案得以順利執結。隨后,申請人也按照承諾給付舉報人賞金2000元。
記者了解到,為進一步加大對逃避執行、規避執行等不法行為,特別是隱匿行蹤,轉移、隱藏財產行為的打擊力度,保護債權人合法利益,即墨法院在全省首推“懸賞執行”,并出臺《即墨市人民法院關于執行案件實行懸賞執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據介紹,這是即墨法院繼發布“限高令”、公布失信人員“黑名單”之后,推出的又一個新舉措。
“線索費”起步500元 根據《規定》,“懸賞執行”要由申請執行人向即墨法院執行局提出書面申請,同時,還得滿足一定的條件。為確保社會各界提供的執行線索能夠及時得到受理,以及保證提供線索人的人身安全,即墨法院執行局設立專人專線接收各界舉報線索。市民可根據懸賞公告中公布的舉報電話 、電子郵件實名舉報,也可匿名提供舉報線索。懸賞執行決定書作出后,法院將在15日內將懸賞公告投送至報紙、電視臺上,同時在新浪微博、法院公告欄、“
老賴”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等處張貼該懸賞公告。
據介紹,對于懸賞金的數額,一般由申請執行人自主確定,但為保證懸賞執行效果,《規定》要求懸賞執行的賞金應不低于人民幣 500元。據了解,賞金將在舉報財產執行完后一個月內支付,需要變現的應當在財產變現取得價款后一個月內支付。懸賞獎金由申請執行人通過即墨法院支付給舉報人。若符合發放條件,而申請人拒絕支付賞金,法院可直接從應發還給申請人的案款中直接扣劃支付給舉報人。
舉報人信息嚴格保密 舉報之后會不會遭到報復?對于這個疑問,國德錫表示,為保護舉報人免遭報復,法院執行局設專人負責舉報受理工作,對每起舉報的受理及舉報人的身份等基本情況專門登記造冊,專人保管,嚴格保密。“對舉報材料及登記冊,特別保存,無本院執行局長、院長共同簽字批準,任何人不得調閱。”
今年6月18日,即墨法院首次通過微博、《半島都市報》、法院公告欄等發布懸賞執行案件16件。國德錫介紹,僅發布當天,就收到舉報線索2條。截至目前,即墨法院執行局已接到各類舉報線索6條,幫助執結案件4件,結案標的額52萬余元。其中,有2名被執行人迫于壓力,主動到執行局繳納案款,或與申請人達成和解協議,承諾定期還款。通訊員 賈升宗 實習生 王嬡華 記者 李保光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