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買藥很難,很多
藥店都不開門。”近日,市民王先生撥打半島都市報《
萊西新聞》熱線反映,前幾天他感冒發燒,晚上9點多扛不住了下樓去買藥,發現周邊藥店都不開門,迫不得已只能去醫院就診。記者走訪發現,萊西市夜間營業的藥店幾乎難覓,夜間收益少、利潤低、客流量少成主因。
反映
夜晚發燒,無處買藥
據王先生介紹,6月8日晚上9點左右,由于發燒難受,他便到小區附近的幾家藥店買藥,結果發現藥店晚上都關了門。索性走遠點兒到別的藥店,結果發現同樣也關了門。“夜間買藥咋這么難呢?”王先生感慨說。
“以往還真沒發現藥店關門這么早,真到得病了想買藥的時候才發現,萊西市夜晚開門的藥店幾乎沒有。”王先生告訴記者,原本以為扛一扛就算了,結果發燒得實在難受,周邊又買不到藥,只能打車去醫院急診掛了號打了吊瓶才舒服點兒。
記者采訪了解到,像王先生一樣有過類似經歷的市民還有很多,家住威海路上的劉先生經常加班至很晚,前段時間胃病犯了,輾轉難眠的劉先生決定到周邊藥店買藥,結果讓他郁悶的是,小區附近的幾家藥店都沒有開門營業 ,他只能悵然回家。
走訪
夜間藥店成稀缺資源
6月10日晚8點左右,記者走訪看到,在萊西市威海路和南京路上的多家藥店都關了門,停止了營業 。萊西市夜晚售藥的也僅是幾家醫院,對于夜間藥店萊西市難覓。
“晚上買藥的人原本就不多,還開門的話會浪費人力、物力,賠錢買賣。”一位周邊市民得知記者準備買藥后說,還是去醫院掛號看病買藥最好,藥店晚上一般都關門。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在萊西市大多藥店晚上9點已進入“睡眠狀態”。買藥人少,或是早已形成習慣提前備藥,病情嚴重的就直接去醫院,使得夜間藥店開與不開都一樣。
原因
夜間生意少、成本高
記者了解到,萊西市沒有24小時營業的藥店 ,更多的藥店在夜間紛紛暫停了服務,究其原因,主要是夜間買藥的市民少,夜間營業人力、物力的投入都將面臨入不敷出的尷尬局面。
“一般家里都常備有藥品,晚上真要買藥也會去醫院。”家住南京路上的陳先生說,雖然平常都是大病去醫院、小病找藥房,但夜間突發急病,還是會選擇去醫院。
建議
自動售藥機或是解決之道
記者采訪了解到,雖然更多的市民夜間急病更傾向于去醫院,但仍有部分市民還是希望在夜晚能買到藥。對此,一些有想法的市民建議,如果能像飲料售賣機一樣有自助售藥機,那樣就方便多了,不需要人,晚上買一些普通的退燒藥、感冒藥就可以買到了。
據了解,一些大城市的藥店就已經在非處方藥區域讓自動售藥機代勞,自動出售一些非處方用藥。只要輕輕觸摸顯示屏,感冒、咳嗽等多種常見疾病及對癥的非處方藥的使用說明便赫然在目。不少市民認為,自動售藥機可以節省夜間藥店人員開支,或將成夜間買藥的解決之道。
文/圖 記者 遲凱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