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都市報4月14日訊(記者 劉雪蓮) 近日,青島理工大學環境學院宋志文教授、徐愛玲博士制出一種“神奇”的沙子,把這種沙子放到水族箱里,可快速去除水中有害物質,給魚兒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這一發明共申請到兩項國家專利,最快的一項專利僅用十個月就獲授權。
記者14日從青島理工大學了解到,接國家知識產權局通知,由學校環境學院宋志文教授、徐愛玲博士申報的發明專利“一種活沙制備方法ZL201310060857.8”和“一種活沙制備裝置ZL201310060816.9”獲得授權。這兩項發明專利2013年2月27日申請,授權公告分別為2013年12月11日和2014年3月19日,從申報到授權分別只用了10個月和13個月時間,而一般專利申請通常要兩到三年,長的甚至會達四年以上。
這兩項發明專利涉及一種活沙的制備方法及裝置,利用細沙作為微生物載體,通過菌群調控使其附著較大數量且比例適當的氨氧化細菌(AOB)和亞硝酸鹽氧化細菌(NOB),使細沙能夠同時快速去除水體中氨和亞硝酸鹽,從而不會出現氨和亞硝酸鹽積累。
“我們的這個沙,既可以用在家庭的水族箱中,也可以用在海底世界、極地海洋世界等的水族箱中。”宋志文教授說,一般的海水養殖系統,都不能直接把魚放進去,因為魚一進去,就要投餌料,會出現餌料殘余、分解的問題,產生氨和亞硝酸鹽兩種有害物質,同時,魚的排泄物里也含有這兩種物質,這兩種物質累積的量大了后,就會直接導致魚類的死亡。
“為避免這樣的問題,養殖系統正式養魚前會先養水。”宋志文說,養水一般需要兩到三個月的時間,需要通過往水里投加菌劑等方式,培養水中的氨氧化細菌和亞硝酸鹽氧化細菌,這兩種細菌可以去除氨和亞硝酸鹽這兩種物質,不過,這兩種細菌生長特別慢,幾十個小時才能生長一代,所以也導致養水時間很長。
不過,宋志文表示,有了
青理工制出的凈化沙,就不再需要這么長的養水時間了,第一天把沙子放進水里,第二天就可以放魚了,而這樣的沙子放在水族箱里,就相當于在水族箱里加進了微生物的種子,持續保持水質的安全。宋志文說,雖然活沙制備已經獲得國家專利,但目前還只能小批量生產。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