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邊群眾漸受其害 招遠市環境保護局在一份官方文件中表示,晨昊鋅業于2007年由煙臺市環境保護局批準建設。晨昊鋅業是于2013年7月4日通過招遠市環保局批復,開始進行試生產。目前,正在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青島京誠檢測科技有限公司進行驗收監測。晨昊鋅業在其官方網站中介紹說,工廠自有2.5米×38米回轉揮發窯一條,年生產次氧化鋅粉5000噸,副產品包括鉛渣、鎘渣等。但上華山村多位村民對記者表示,晨昊鋅業已經在此生產“四五年了”。
村民們介紹說,晨昊鋅業建廠地址,原為荒山和耕地,工廠以南的水庫,則是村里的主要灌溉水源之一。水庫以東、以南分布著上華山村大量優質的耕地、林地。晨昊鋅業到來幾年后,漸漸給這方好水、好地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
據村民們回憶,從2008年前后,化工廠附近的農作物和經濟林木,開始出現干枯、死亡或生長停滯。2012年以后,情況變得更加嚴重。2013年,水庫以東以南近8畝耕地里的花生大面積死亡,“剛冒出地膜的芽兒,先是變黃、變細,然后變干死掉,最終顆粒無收。”水庫以東的速生楊林生長速度明顯減緩甚至停滯,一萬多棵綠化苗(金葉女貞)中約有六成受損死亡,剩下的也“半死不活,無法出售”。
還有村民反映,村里多次出現牲口在水庫中飲水后突然死亡的現象。“現在放羊都得離水庫遠遠的,不敢太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