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手里拿著的戶口本顯示 ,他兒子的戶口落在了岳父家 。
“終于把這一天等來了,終于給孩子落上了戶口。”32歲的王宏(化名)拿著戶口本激動地說。12月15日,島城警方正式推出10項共計25條便民服務措施,在戶籍方面,
新生兒落戶不再要求提供村委會同意證明。17日天沒亮,王宏便帶著結婚證、出生證明等材料來到了
平度同和派出所,為他八個月大的兒子辦理了落戶手續,小家伙也成為青島戶籍便民措施實施以來,疑難問題獲得解決的
第一人。
戶口落下心里石頭落地 12月17日上午,在同和派出所戶籍辦公室,王宏將戶口本、身份證以及兒子的出生醫學證明、計劃生育服務手冊等材料遞交到了戶籍民警的手里。戶籍民警逐一進行核實,“手續都全了,符合落戶政策。”戶籍民警接著打開電腦,將相關資料錄入了電腦,不到五分鐘時間,便把打印的資料交給王宏核實。之后戶籍民警在王宏兒子的戶口單頁上蓋上派出所的公章,孩子的戶口成功落下。
“終于落下了,太好了……”王宏將戶口本拿起來仔細地看著。據王宏介紹,他是淄博人,十多年前來到青島打工,后來跟妻子結婚,妻子是平度人,戶口在平度同和街道,而他們的結婚證以及之后孩子的準生證均在平度辦理的。“但我們沒想到孩子出生后,竟然遇到了難題。”王宏說,孩子出生之后,妻子戶口所在地的村委不給開證明導致無法落戶(本報曾報道),后來他又要把孩子戶口落回老家,“不料老家那邊也有規定,因為我一直在外打工,如果想要落下的話,必須讓我們一家回去住半年。”
“現在總算解決了,我心里的石頭也落地了。”王宏臉上堆滿了笑容。
天不亮趕到派出所等候 “我也是昨天晚上才知道戶籍新政策實施的。”采訪中,王宏告訴記者,12月16日晚上,他看報紙得知按照公安部“新生嬰兒隨父隨母落戶自愿”的規定,新生兒落戶不再要求提供集體戶、村(居)委會、房主、戶主同意證明。
“不要村委會證明?那我們的手續就全了,孩子的落戶有希望了。”王宏說,當天晚上他興奮得一個晚上沒睡著。
“事不宜遲,必須盡快給孩子辦出來,我真等不及了。”17日天還沒亮 ,他便開著車來到了同和派出所。“在沒辦完之前,我心里也打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我還是擔心辦不了,不過當拿到孩子的戶口單頁之后我真放下心來,我自己做夢也沒想到會那么順利。”王宏說。
小家伙是平度受益第一人 平度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服務大隊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因為以前的戶籍政策規定,需要提供集體戶、村(居)委會、房主、戶主同意證明,所以導致王宏的兒子戶口無法落下,而此次戶籍新政策實施之后,也就解決了這一難題,戶籍民警在第一時間按照規定給予了辦理,“可以說王宏的兒子是便民措施實施之后平度受益第一人,在疑難問題解決方面 ,他在青島也應該算是受益第一人。”
此外,他也表示,因為受政策約束,在之前的工作中,他們也發現了一些因集體戶單位、房屋產權人因故不同意,致使新生兒無法落戶的現象,“但因為政策約束,我們也很著急,這次新政策實施之后確實解決了這一實際問題。”
文/圖 本報記者 徐新東 劉鑫 實習生 張欣健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