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剛:交通商務區,青島主城北部新的經濟增長極 論壇第一輪演講環節中,
李滄交通商務區建設辦公室主任劉云剛,對
青島交通商務區規劃與未來前景進行深度解析,他談到:青島交通商務區規劃為市六大服務業功能區之一。是李滄區委、區政府“擁灣發展、生態商都”和“一極兩軸三區四帶”發展戰略的重要區域,也是山東半島藍灣經濟圈中首屈一指的交通門戶。同時,劉主任詳細介紹了區域內建設進展情況,交通商務區內鐵路青島北站東西廣場及周邊地下商業空間、青島鐵路北客站居民安置區、高檔現代化生活社區越秀·星匯藍灣項目、交通商務區內路網等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區域內多條重點線路也正在緊鑼密鼓建設,最關鍵的青島鐵路北客站年底春運將投入運營。以下是發言實錄:
青島的交通商務區位于李滄區重慶路以西,區域面積約36平方公里,正在建設的投資47億元的青島鐵路北客站坐落其中,是我市重要的門戶區。 在規劃初始,青島交通商務區規劃為市六大服務業功能區之一。是李滄區委、區政府“擁灣發展、生態商都”和“一極兩軸三區四帶”發展戰略的重要區域,也是整個青島建設藍色宜居城市夢想總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創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國家戰略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國家劃定半島藍色經濟區后,青島作為龍頭城市對于整個半島經濟起著中堅作用,城市發展要求直接推動了交通框架拉大,在此契機下,青島提出了一小時經濟圈構想,同時,在眾多國際性盛會陸續落址青島后,青島也亟待以更高層次的交通能力滿足負荷,在2014年世園會在青島舉辦的背景下,青島全新的交通恢弘藍圖由此出現,青島的交通商務區也應運而生。
一個城市的交通格局是由多方面構成的,青島交通商務區域是整個城市的交通集約中樞。在青島交通規劃中,作為區域核心一極的青島鐵路北客站建成后不僅成為青島立體交通的總樞紐,銜接海運、鐵路、陸路、地下鐵等交通脈絡,更構成了我國東北地區經山東半島至華東沿海地區間便捷的大能力鐵路運輸通道,建成后青島至上海時間縮至4小時,至煙臺1.5小時,至威海1.7小時,至日照1小時,帶動膠東半島城市群將真正實現“一小時生活圈”;青島高鐵加近了青島與國內重要城市的聯系互動,而青島地鐵建設拉近了市內距離也加快了城市速率,加上海底隧道、跨海大橋的開通又拉近
西海岸進入大青島的格局。綜合起來,青島交通商務區集約統一了城市的海陸空立體交通體系。
青島交通商務區在滄口片區的設立將作為區域蛻變的引擎者,激活整個區域發展,在此契機下鐵路青島北站快速建設,企業搬遷和老城區進行改造拓展空間,進行了基礎配套完善和商務環境優化,交通商務、現代物流等產業開始大力發展,區域產業結構隨之調整發展。交通商務區以打造為膠州灣東岸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和城市發展新組團為目標,預計到2020年,交通商務區將產出500億元區域生產總值。
青島交通商務區以世界級立體交通樞紐,復合型國際城市門戶為定位,打造青島東岸新的經濟增長極,匯集七大功能區,分別為交通商務核心區、生活居住區、臨河商務區、文化旅游區、現代物流區、循環產業區和新興產業區,七大功能區相互支撐,相得益彰,助力區域騰飛。交通商務區將形成以商旅產業為引擎,建成集商務商貿、現代物流、濱海商住于一體的現代化濱海新區,這一區域的建設更推動李滄區跨入一個嶄新的發展平臺。
目前,交通商務區內,重點項目鐵路青島北站東西廣場及周邊地下商業空間,已開始進行建設方案類準備工作;青島鐵路北客站居民安置區,正進行施工建筑;高檔現代化生活社區越秀·星匯藍灣項目,一期即將達到預售條件;交通商務區內路網,也已開始前期測繪等準備工作。
交通商務區有關多條重點鐵路線路正在緊鑼密鼓建設,青島鐵路北客站將于2013年年底建成,2014年1月正式納客;青榮城際鐵路2010年3月正式開工,項目征遷工作基本完成,工程進展順利,計劃2014年底建成開通濟南方向,2015年底建成開通青島方向;海青鐵路,預計年底建成;青連鐵路,目前,正在開展環評公眾調查工作,公眾調查結束后上報環保部審批,爭取今年開工建設;金水路拓寬工程正在進展中,預計2014年全部通車。
總之,青島交通商務區的設立一方面加快了區域融進主城區一體化經濟體系的步伐,成為構建“大青島”的剛性支撐。另一方面,在半島藍色經濟格局戰略中,為縮小與半島各城市的空間距離起到了關鍵性支持,對于青島城市的國際化進程與半島經濟圈的繁榮具有跨時代的戰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