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4個月的女童在家里吃山楂時被
噎住,1歲8個月的女童在家中奔跑時撞傷額頭,1歲4個月的女童竟然將瓜子塞進鼻孔無法取出。近日,接連有幼兒在家中發生意外,被送到醫院。專家表示,該年齡段孩子已經能夠奔跑,而且能記住生活中熟悉的物品放置的地方,誤吞異物、摔傷和燒燙傷發生較多,需要家長加倍小心。
案例一
女童一笑 被果肉噎住
前天晚上7時30分左右,120救護車緊急趕到銀川西路附近一居民小區,將只有1歲4個月的女童緊急送往青醫附院救治。據孩子的家人介紹,事發時孩子剛剛吃過晚飯,孩子的母親坐在沙發上,給孩子喂食有助于消化的山楂果。孩子非常高興,可就在開懷大笑時被果肉給噎住了。孩子臉色憋得鐵青,說不出話來,家人都被嚇壞了,立即撥打了120求救。
在急救人員趕來的途中,幸好家長懂得急救知識,用手掌拍擊孩子的后背,孩子劇烈嘔吐。喘過氣來后,孩子哇哇大哭。家長把孩子抱到樓下,急救醫生為孩子做了初步檢查,判斷孩子已經沒有大礙。為保險起見,孩子還是被送到醫院做了進一步檢查。
案例二
女童摔倒桌角磕傷額頭 “當時孩子在家里跑來跑去,我們一眼沒看到,孩子摔倒在地,撞在了電視柜的角上,鮮血一下子就流了出來。”昨天下午1時左右,120急救人員緊急趕到合肥路浮山后五小區,穿著拖鞋和秋衣的孩子母親抱著滿臉血跡的孩子在樓下焦急等候。女童只有1歲8個月,醫生檢查發現,傷口位于左側眉骨上方,大概有兩厘米長。急救醫生立即為孩子消毒止血,家屬擔心孩子太小,傷口位置可能會留下疤痕,急救人員隨后將孩子送往市立醫院東部醫院進一步治療。
醫生對孩子傷口進行了處理,但是否會留下疤痕,還要看孩子的傷口愈合情況。
案例三
孩子玩耍瓜子塞進鼻腔 記者從海慈醫院耳鼻喉科了解到,近日他們接診了一名只有1歲4個月的小患者。孩子住在人民路附近,事發時在跟家長玩耍,突然間大哭起來。家長隨后發現孩子呼吸不暢,擔心是噎住了,但詳細檢查孩子的口腔,并沒有發現異物。他們隨后將孩子送往海慈醫院,耳鼻喉科的醫生詳細檢查后,在孩子的鼻腔里取出了一顆比較完整的葵花籽,懷疑孩子將異物塞進鼻腔內無法取出,也無法表達,才會導致意外。
提醒
家中藥品擺高處窗口最好裝護欄 記者就此事咨詢了島城兒童保健專家王醫生,她表示一到兩歲的幼兒剛剛學會走路奔跑,對周圍的世界充滿好奇,伸手拿所有的東西,但并不知道身邊的危險,需要家長精心保護。
第一,這個年齡的孩子會自己走路,并喜歡練習蹦,但因為頭還是比較重,平衡能力很差,容易摔跤。因此,除了要保持家中地面干燥外,還要注意在靠窗位置不要放凳子等家具,應該在窗口安裝護欄。另外,確保家具牢固地靠墻而立。
第二,這個年齡的孩子能記住生活中熟悉的物品放置的地方,如糖缸和水杯等,而且拿杯子就喝。由于皮膚很薄,一旦燙傷,傷害會非常大。家長應該將高溫液體和打火機等遠離孩子,在廚房做飯時不要讓孩子進入。
第三,這個年齡的孩子是用口來探索世界的,幾乎把能抓到的東西都放入口中,很容易誤吞異物。孩子可以打開門、抽屜,甚至是瓶子,所以家中的藥品和化學用品(清潔劑等)要放在高處或鎖起來。(記者 黃飛 通訊員 周勇 攝影報道)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