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藍村水稻的種植、收獲已全部實現機械化作業。
文/片 本報記者 周衍鵬
“肥沃”的鹽堿地、充沛的大沽河水,外加從日韓引進的高質量水稻種子造就了近幾年來最金黃、最香的
藍村大米。歷時3年時間的不斷摸索,闊別島城餐桌30余年的藍村大米不光種植面積突破千畝大關,立體化種植模式下的大米產量和價格均創新高。
種植面積突破千畝大關
日前,記者乘車來到藍村大米種植基地,盡管稻田里的絕大多數水稻已經收割完畢,但空氣中仍彌漫著一陣陣沁人心脾的稻米香氣。在晾曬稻米的場地內,兩位村民正在翻動著脫粒的水稻?!敖衲甑氖粘杀热ツ陱姸嗔?明顯感覺稻穗的分量重了不少。”其中一名村民告訴記者,不光產量高了,稻子的質量也特別好,來拉貨的客人沒有不夸的。
據了解,新藍村水稻只扎根了3年的時間。在2010年之前,因為種植基地的土地大都是鹽堿地,不適合莊稼生長,基本上都被荒廢了。2010年,孫海祥、徐立德等5人合伙出資成立了青島青香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的形式,承包了藍村原本荒廢的800畝土地,全都種上了水稻。此后幾年時間,藍村水稻的種植面積逐年遞增,今年更是首次突破一千畝的大關。
青香合作社社長徐立德告訴記者,藍村大米之所以出名,最關鍵還是看土地。藍村這一片鹽堿地的PH值在7.8到8.1之間,最適合水稻的生長。經過幾年的摸索,今年青香合作社的水稻種植已經逐步走上軌道。
沒等開鐮就已接到訂單
除了土地因素,優良的稻種、綠色無污染的有機肥、大沽河水的灌溉也是造就藍村大米優良品質的關鍵因素。徐立德介紹,今年合作社從日韓引進了生長期更長、營養價值更高的優質水稻種子,同時施以從日本進口的有機肥料,改進了種植習慣,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促成了今年藍村水稻的大豐收。據粗略統計,今年藍村大米的總產量能達到80萬斤左右,比去年提高30%。
采訪過程中,記者看到合作社的大院里停了不少車,一打聽都是慕名來買正宗藍村大米的?!爸坝信笥阉瓦^一盒(藍村大米),家里人吃了以后都說好,所以我今天特意開車來買一些,準備回去送給親戚和朋友。”家住嶗山區的高女士駕車60公里到這里來買大米。
“中秋節前夕,第一批水稻還沒收,就已經接到大批訂單。”徐立德告訴記者,藍村大米吸引了周邊區市不少個人和企業前來購買。據介紹,根據規格不同,藍村大米的價格不同,為每斤10元到近20元不等。
發展立體化養殖、旅游農業
“前兩年都只是單純種水稻,今年我們又效仿南方的立體化農業種植模式,特意拿出100畝稻田作為試驗田,放養一些魚、蟹,不僅水稻的口感更好,還能吃到肥美的螃蟹,一舉兩得。”這種嘗試立體化種植方式的提議者、同時也是合作社領頭人的孫海祥,在藍村大米的種植、經營方面,有著他自己一套獨特的見解。
除了嘗試立體化農業,孫海祥還提議劃出來一片稻地,專門承包給城里人,每到周末,城里人可以駕車來這邊,體驗原生態的鄉村生活,這也受到了游客們的歡迎。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