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體驗 擴容首日查詢平臺卻癱瘓了 10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正式擴容,包括
山東在內的9個省市可以網查
個人信用記錄。不過擴容首日,記者體驗時竟然發現查詢平臺癱瘓了,很多市民都沒有順利“嘗鮮”,而24小時才能出結果的規定也讓大家吐槽太慢,希望能提速。
記者登錄發現網頁打不開 此前普通百姓要想查記錄通常要排上百個號,打印個報告浪費一天的時間是常事,不過此次平臺上線后帶來的問題也凸顯了技術準備上的不足。
28日,記者試著登錄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個人信用信息服務平臺(以下簡稱平臺,網址https://ipcrs.pbccrc.org.cn/),已經可以看到標有“驗證試用版”的頁面開通。頁面中部有兩個藍色按鈕:用戶登錄和用戶注冊,右下方附有詳細的用戶指南。由于記者在24日已經注冊過并且激活,所以選擇直接登錄。不過平臺網速很慢,記者刷新五次都沒有進去。
市民王先生告訴記者,“從今天上午開始,想試試查詢記錄,但是怎么也進不去,換了好幾個瀏覽器也不行,不知道是不是征信平臺出故障了”。不僅是王先生和記者,不少來嘗鮮的人都被吃了閉門羹。
非即時查詢引來吐槽 據記者體驗得知,在線提交注冊申請后,平臺進行身份驗證,要第二天才能反饋驗證結果給用戶,并非可以即時查詢。用戶可以通過注冊時留下的手機號碼獲得驗證結果。驗證通過后,平臺根據用戶注冊時的手機以短信方式發送激活碼。用戶需要盡快(最遲不超過7天)登錄平臺使用激活碼激活用戶,就可以使用平臺的各項服務。
不過當日查詢,次日才能反饋查詢結果。“提交注冊申請 24小時后才能獲知是否審核通過 ,這要是趕上個急事 ,還真就耽誤了,現在付款都是即時到賬,為何這個審核要這么久”。島城市民汪華說。據悉,在此前試點的幾個城市,也有不少網友反映一天才出結果太慢,不過能否提速,還是要看系統承載能力。
過分查詢會被“錯覺關注” 28日晚10時許,記者再次刷新,終于成功登錄平臺。在頁面的左側顯示“信用信息提示”“概要信息查詢”“信用報告查詢”三欄,點擊這三項后,都需要提交驗證碼,再提交查詢申請,24小時之后方能得到查詢結果。
記者咨詢了一位銀行人士,他對此提醒說,最好不要過度頻繁地查詢自己的信用報告,報告過多會給將來查詢個人信用的單位(比如銀行)一種錯覺,以為這個人很在意自己的信用程度,有其他風險存在的可能。
而在用戶需知中,還有一個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即“采用私密性問題驗證為什么不容易通過?”據了解,出于保護個人隱私安全的考慮并參考國外通用做法,“私密性問題驗證”是根據您在銀行辦理信貸業務時的身份信息和信貸交易信息設計的。若您對自己辦理過的信貸業務及自身信用交易狀況不熟悉或平常不刻意關注,可能很難回答正確。同時,若您的真實信息與征信系統記錄的信息不一致,也會導致身份驗證無法通過 。因此,采用“私密性問題驗證”方式的通過率可能會不高。
記者 劉姝婷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