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子商務的消費領域,
山東企業無疑已先失一城。轉型升級空間大 8月14日,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15年,電子商務交易額超過18萬億元,網絡零售交易額突破3萬億元。下一步,山東省將依托實體經濟優勢,建立自主的電子商務產業體系,推動形成山東在全國電子商務市場的優勢。
◆在電子商務的消費領域,山東企業無疑已先失一城。而在下一步的
B2B發展中,“如果還只是別人電子商務平臺上的一個環節,采購什么、生產什么、生產多少都是別人說了算,山東經濟無疑將成為一種依賴型經濟。”
◆根據我省規劃,到2015年,全省電子商務交易額要超過2萬億元。其中,B2B電子商務交易規模突破1.5萬億元,80%以上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通過自營或第三方平臺開展電子商務,基本實現產供銷一體化。
與淘寶網等網商平臺競爭,山東企業已先失一城,在今后的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中又會怎樣?
8月14日,由省電子商務協會主辦的山東省電子商務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濟南舉行,與會政府管理部門、企業負責人和專家提出,山東實體經濟基礎雄厚,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中一定要高度重視發展電子商務,否則極有可能成為依賴型經濟。
灣頭村的啟示 灣頭村是博興縣城南3.5公里處的一個村,1617戶、4700人,地理位置并不具有多大優勢。這個村做草柳編有幾十年的歷史,2006年開始有村民在網上開店,如今網店開到500多家,有20多家快遞公司在村里攬活。村民賈培曉第一批開網店,他的目暖家居草編旗艦店只有8名員工,2012年的銷售額為360萬元,今年的目標是1000萬元。
7月24日,由省政府主要領導同志率領的省政府黨組集體到灣頭村調研村里的網店生意,賈培曉還作為代表介紹了經驗。值得注意的是,村里所有的網店都開在淘寶網。
當前,從全國來看,在電子商務的消費領域,山東企業無疑已先失一城。2012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7.85萬億元,山東電子商務交易額全國第六位,63家重點監測企業的電子商務交易額為2998億元,占全國不到4%。來自省經信委的信息顯示,目前,全省具有較高知名度的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超過70家。但從普通消費者的角度看,生活中幾乎很難發現山東電子商務企業的身影。
山東省電子商務綜合運營管理有限公司2005年掛牌,2012年成為省內首家獲準開展全國性互聯網支付業務的第三方支付機構。這家公司主要從事公共服務領域的支付,如報名考試、自來水費繳納等。在本次論壇上,該公司董事長董新建坦言:很多人不知道他們公司。
由于缺少知名品牌和龍頭企業,省內一批企業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利用省外平臺開展電子商務。韓都衣舍在天貓開店銷售自產服裝,2012年銷售額為5億元,天貓商城收取其銷售額的10%作為服務費,即5000萬元。省經信委的調研認為,如果我省企業大規模利用外省平臺開展電子商務,資金、稅收流出都是巨大的數字。
下一站,B2B “我這個包就是在網上買的,100多塊。”談起電子商務對自己的影響,68歲的寧家駿舉了個例子。作為國家信息中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他對電子商務的前景十分看好。
同樣看好電子商務的還有工信部信息化推進司副司長董寶青。他以信息產業為例證明電子商務的大好前景:目前,國內電子信息制造業每年以個位數增長,通信業年增長12%-15%,軟件業年增長26%-28%,而電子商務是以年40%以上的速度增長。
其實,電子商務并不局限于網店,不僅僅是淘寶網、京東商城。省經信委信息化推進處副處長孟玲介紹,企業領域才是電子商務最重要的領域,即所謂B2B(Business To Business,是指進行電子商務交易的供需雙方都是商家或企業,它們使用網絡平臺完成交易的過程)。目前,在日、韓、美等國家,B2B電子商務交易額占到全部電子商務交易額的85%左右。“省內企業在B2C、C2C領域和淘寶網等企業競爭已經沒有比較優勢,下一步將是B2B的競爭”。
省經信委調研認為,電子商務的最終目的是服務實體企業,網絡零售難以成為解決實體企業轉型升級的根本之道,更不能解決大型企業、工業、產業集聚的長期發展問題。而工業企業是山東經濟的強項。2012年,全省工業實現增加值2.28萬億元,占全國工業總量的10.6%,居全國第2位。如果發達省市在B2B領域再形成壟斷,其它省市將普遍面臨失去產業主導權、成為此類平臺制造加工基地的巨大風險。
這種擔心不是杞人憂天。目前,省外一些大型電子商務企業已經開始大舉進軍B2B領域。“如果山東企業只是別人電子商務平臺上的一個環節,采購什么、生產什么、生產多少都是別人說了算,山東經濟無疑將成為一種依賴型經濟。”省經信委有關負責人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