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認為會削弱英語教學 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解釋,取消高考外語聽力,并不意味著對外語聽力不重視,而是將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聽力部分補充對高考考生的聽力要求。這樣既可以滿足不同高校、不同考生對外語考試及成績的需求,還可以減輕一部分考生的備考負擔。
但對此,英語老師們并不“買賬”,“聽說讀寫是語言學習的基本功,聽力尤其被放到了第一位,可見其重要意義。”58中英語老師王付波認為,在目前的教育形勢下,學生在“說”英語方面本來就有欠缺,高考是指揮棒,取消聽力測試會直接導致對聽力不重視,進而阻礙英語口語的表達。
“取消聽力可能是高考減負的措施,但肯定會淡化聽力能力的訓練。聽力是英語學習中要掌握的重要技能,也是一些標準化考試中考生的弱項,聽力有困難,直接影響英語交流,在英語學習的各個階段都需要加強聽力訓練。”青島大學外語學院教授郭翠就有許多學生因為聽力不過關而在一些像托福、雅思這樣的考試中錯失良機。
青大英語系的梁志剛教授也表示,聽力是開啟語言學習之門的鑰匙,取消高考聽力會導致高中師生們在觀念上輕視它,這非常不利于學生知識面的拓展,他認為書本中可以學到的東西還是有限的,一些俚語、方言、行話、黑話的了解往往來自于廣泛的聽力。而外籍教授Mona Ashby則坦言不理解決策者的想法:“既然大學期間有聽力測試,高考也應該包括,英語學習包括很多方面,聽力不應該被忽視。”
“聽、說、讀、寫四個環節要相扣才能真正學好英語,高考不考英語聽力,考生肯定會把節省下來的時間、精力投入其他考試學科上。”2中高二學生小王說,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來測聽力,力度無法與高考同日而語,所以雖然學校英語老師仍然堅持帶他們練聽力,可他感覺同學們并不重視。
基本能力從素質亮點到應試負擔 從明年起,山東高考時間還將從目前的兩天半縮短為兩天時間,僅占60分的基本能力測試將退出歷史舞臺。2007年,新增設的基本能力測試被譽為
山東高考改革最大的亮點,可只有幾年時間,就從素質教育亮點變為應試負擔,“1”被取消成為順應民意之舉。
山東基本能力測試科目設立的初衷是考查考生們對于音樂、美術、體育、科學等知識的掌握程度,目的就是要讓學校開齊課程,重視音體美教學,糾正文理偏科,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和社會實際問題的能力。
可在高考的指揮棒作用下,眾多學校一般考前才會突擊復習基本能力,讓學生們去死記硬背各類考點,靠題海戰術照樣能得高分,教基本能力的老師一般都是由其他學科老師兼任。
張傳志是一名高三化學老師,他和其他幾位任課教師一起負責學生們的基本能力輔導,“如果取消基本能力考試,肯定會減輕我們這些被抽調教師的壓力,更用心地干好本職工作,也會給學生們更多的自由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