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精神衛生中心戒煙門診,平日少有人來。
雖然從2008年起青島各醫院就陸續開設了戒煙門診,然而5月30日記者走訪了島城多家醫院卻看到了令人沮喪的現實,幾乎所有的戒煙門診都非常冷清,一個月也就接診四五例。據了解,來戒煙門診的煙民大多數并不是自己主動要戒煙,而是因身體出現不適,或者家里人的壓力“逼迫”自己來戒煙。
5月30日中午,在市精神衛生中心心理咨詢門診的戒煙門診診室里,負責戒煙門診的精神六科主任席巧真坐在桌子旁,自己梳理著戒煙的一些知識,為第二天的戒煙義診做著準備。與周邊幾個診室的熱鬧相比,這個戒煙門診著實顯得有些冷清。
“已經一個周沒有人過來咨詢戒煙了,期間只有幾個人打過電話來咨詢。”席巧真的精神六科主要是治療物質依賴的,如酗酒、吸煙甚至吸毒的人,與前來尋求
戒酒幫助的人相比,來戒煙的人數可以用“少得可憐”來形容。
其實與市精神衛生中心遇到的情況一樣,島城各大綜合醫院幾乎都在呼吸科設立了戒煙門診,但各個戒煙門診幾乎都是“門庭冷落”。如市立醫院東院的戒煙門診成立兩三年來也只接診了一百來人。市中心醫院也是在2008年建了戒煙門診,該醫院呼吸科劉加洪主任告訴記者,近幾年來戒煙門診的越來越少,每個月也就十人左右。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來戒煙門診尋求戒煙幫助的煙民大多數并不是因為自己意識到要戒煙了,而是因為身體出現不適,或者家里人的壓力等原因“逼迫”自己來戒煙。對此,席巧真告訴記者,大家戒煙的主動性并不強,或者覺得醫療費用太貴等都是造成戒煙門診冷落的原因,“很多都是因為家里人的壓力,如準備要小孩的年輕人可能會來戒一段時間,另外如生了病不能抽煙的也來尋求幫助?!?br>
席巧真告訴記者,除了主動戒煙的意識不夠外,煙癮難控也是戒煙難的一個問題,“有些人意識到吸煙的危害,來找我們幫著戒煙,但戒掉一段時間后又重新吸上了。通過回訪調查來看,戒煙的人復吸率達到了9成多。”席巧真告訴記者,對煙的依賴也屬于一種精神疾病,需要循序漸進長期的堅持。文/記者 高亮 圖/本報記者 孟達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